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石鼓党建网 > 党建工作

区委书记讲党课:为政当知"清慎勤"三事

来源:石鼓区   发布时间:2020-03-06

"知行三事"是习近平总书记担任浙江省委书记的时候,在省委全会报告中引用的南宋吕本中《官箴》里的话,"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他认为当官的法则,只有三条,即清廉、谨慎、勤勉。为官者明白了这三项法则,就可以永保俸禄爵位,可以远离耻辱,可以得到上司的赏识,还可以得到下属的拥戴。他讲的这三事对后世影响非常大,清朝康熙皇帝曾经御书清、慎、勤三个大字,刻石赐内外诸臣,后来,很多衙署讼堂把清、慎、勤三字作为匾额挂在最显眼的地方。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要辩证地对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基层工作实际,知此三事,行此三事。

清,就是要公道正派,清正廉洁。清廉是党员干部的本分,对干部而言,"清"永远是第一位的。习近平总书记曾经不止一次地告诫,"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这个观点要深深烙在我们脑海里。清廉是干部安身的本钱。一个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如果自身不清廉,就失去了当干部的本分。干部一旦有了私心,就不可能做到公平公正,群众自然就有了理由不买帐,即使当面迎合,背后也不会支持配合。事实上,老百姓评价一个干部,首先看的不是这个干部能不能干,而是这个干部清不清廉,通俗地讲,就是评价一个干部好不好,就看他是"包青天"还是"和大人"。如果这个干部不清廉,有私心杂念,即使做了再多工作,别人也会说他是夹带私货的,动机不纯,对他也自然不会有好的评价。清廉是干部干事的底气。如果一个干部自身不干净,就会没有底气去领导别人,工作中就不敢放手做事。因为心中始终有所顾虑,尤其在当前反腐倡廉的大背景下,生怕再犯点小错误,不廉洁的事情全部被扯出来,整日担惊受怕。而事实上,当干部哪有不犯错,经常洗碗的人肯定会打烂碗,只要没有私心、不违反原则、不违纪违法,身正就不怕影子斜。清廉是各项事业的保障。一个人、一支队伍、一个地方,要想保持凝聚力、战斗力,始终离不开"清"字。倘若失去了"清"字,这个人、这支队伍、这个地方就会丧失凝聚力和战斗力。《宋史·岳飞传》有个记载,讲的是宋高宗当初想为岳飞建造府邸,岳飞推辞说:"敌人还没有被消灭,凭什么安家立业呢?"有人问天下什么时候太平,岳飞回答:"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意思是:文臣不贪图钱财,武臣不顾惜死亡,国家就得到太平了。这个道理,古人懂得,我们更要懂得。石鼓区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好,即使衡阳发生了409案,还能以清廉赢得群众的信任,首先就在于干部队伍守住这个"清"字,各项改革发展才有了更好推动力和执行力。

要做到清廉,就要有敬畏,有底线,能警醒。不管在什么岗位上,心中要有怕字,时刻敬畏法度、敬畏人民。所谓"清"字,就犹如衣服的第一粒扣子,西装好看,如果把第一粒扣子就扣错了,衣服料子再好,别人也会笑,笑你把衣服穿歪了。这也是我今天要求大家知行的第一件事,当一个清官,不是昏官,更不是贪官,这是当官做事第一法则。我在这里和大家共勉,当官做事一定要守住清廉底线,守住党和人民交代的政治责任,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管好自己的心不贪不占,管牢自己的手不拿不要,管住自己的腿不跑不送,自觉抵制不正当欲望的诱惑,守住为官从政的道德底线,这样才能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自己。

慎,就是要周密考虑,谨言慎行。历史上有很多关于谨慎的论述,比如,"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毛主席评价叶剑英元帅"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曾国藩评价自己"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党员干部身份特殊,必须要谨言慎行,在三个方面要"慎":一是要慎言是非。在干部队伍里,有这样一些人,热衷于传小道消息,当社会组织部长,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党员干部必须管住自己的嘴。古语讲,"常言是非者,必是是非人"。为政不在多言,而在于说"中",要言不烦。也就是不在于你讲好多,而是要讲到点子上,要能够解决问题。邓小平同志是这方面典型,说话总是一语中的。邓小平文革下放江西,重新回到北京后,毛主席问他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邓小平回答了两个字:"等待"。他的女儿问他长征干了什么?邓小平回答了三个字:"跟着走"。当领导干部不在于报告作得多长,而是在于是不是解决了问题,是不是打开了大家的心扉,是不是引起了大家的思考。作为领导干部,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讲,不利于发展的话不要讲,更不能不分场合、不分时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因为你讲的不仅是代表你个人,还代表着所在单位的形象。包括你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都要非常注意。比如,一个领导去别人那喝茶,说话就要非常小心,如果他说"这个茶杯不错,应该很贵吧",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别人可能就会想,既然领导这么喜欢,就把它送给领导。二是要慎重决策。领导干部都要做决策,但一定要慎重决策。战争时期很多将军作战有个习惯,作战计划制定好后,要过一个晚上才发出,担心有考虑不周全的地方。我们做决策也要多思考,要有辩证的思维,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不能想一出是一出。要慎小慎初,见微知著,从小事里看大事,从平静里看出风险。三是要慎交友。当领导干部后,朋友越来越多,但要有所选择,不能什么朋友都交。交友有很多形式,有诤友、损友、酒肉朋友。瞿秋白跟鲁迅见了一面后,鲁迅赠给瞿秋白一副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与同怀视之。"意思是说,人生只要有一个充分理解自己的真朋友就可以了。领导干部手中都有一定权力,一定要记得多交诤友、少交酒友。识别干部、选任干部有个重要原则,就是看这个干部是不是稳重,组织把这个单位交给你,你要能让组织上放心。所以,干部要谨言慎行,谨言慎行不是过分谨小慎微,现在强调要担当作为,对看准了的事情,就要大胆地去做,不冒点风险不行。我讲的谨言慎行主要是指,做事要考虑周全后才去做,要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勤,刻苦学习,勤奋敬业。古人云:"一勤天下无难事"。在基层,大家容易产生一种心态:今年好难呀,棚改任务怎么这么多,项目建设压力怎么这么大,维稳压力怎么这么重!比如,项目建设就存在招商引资、手续办理、国有土地拆迁等难题。对这些难题,大家不要沮丧,要记得"一勤天下无难事"。

勤分五种:身勤、眼勤、手勤、口勤、心勤。身勤,就是要勤于工作。要有事必躬亲的习惯,曾国藩是一个勤于工作的人,坚持每天6点开早会,在他的感召下,李鸿章也养成了早起的习惯;杨成武在一篇文章中分享了当师长作战的经验:部队初到驻地,必先勤于探索、熟悉地形、找准路线,全盘思考敌人偷袭会从哪来,受到袭击如何撤走;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堪称身勤典范,坚持批示文件不过夜。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先进典型,一些单位、一些干部落实决策做到了不过夜,都值得我们学习。眼勤,就是要多听多看。李鸿章曾给曾国藩推荐人员,请曾国藩面试三个人,曾国藩讲不用面试,我已经知道了。第一个人看到我来时,眼睛是低垂的,不敢看我,毕恭毕敬,这是个很谨慎的人,适合后勤工作。第二个人看到我来时,非常兴奋,我一转身就左顾右盼了,这个人是两面三刀的,不适合用。第三个人看到我来时,他敢正视我,气宇轩昂、身材挺拔、言语得当、不卑不亢,这个人可大用。第三个人后来当了台湾的巡抚,他叫刘铭传。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善于观察,才会知人善任,但凡能当领导干部、在各自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是善于用眼睛去观察的人。手勤,就是要多记多写。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最好能写日记,有的干部到了一定级别后,就不写材料了,甚至不写字了。毛泽东同志的文稿大部分都是自己写的,作为新任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手勤,写实际是思考的过程。口勤,就是要多沟通交流。口勤不是话多,而是要多和同志们讲真话、讲良心话、讲暖心话,给人以警醒,劝人以上进,全部闷着头做事、不汇报工作也不行。心勤,就是要多深思熟虑。要站位全局思考问题、正反面论证剖析问题,多思考怎么样才能把事做得更好。比如群众上访问题,我们就要动脑筋多思考,怎么样才能化解,要通过什么措施去引导。"苦思所积、鬼神迹通",经过苦苦思考所积累的东西,一定会转化为处事应对的能力,那时,即便鬼神,你也能掌握踪迹,通晓道理。"勤能补拙"的人虽然不是特别聪明,但通过勤奋慢慢走向了成功,"惠而不勤"的人虽然聪明,但是却很难取得大的成绩,如果你自身聪慧又很勤奋,你就能秀外慧中。我们常说聪明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他条件非常好,还很努力,这样的人就是秀外慧中,可敬可畏。

(作者系中共石鼓区委书记颜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