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石鼓人大 发布时间:2023-12-20
代表个人简介:
阳衡湘,女,45岁,中共党员,石鼓区第四届、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湖南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石鼓区都司街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2018年和2021年创办石鼓区都司街华耀小学和都司街碧桂园小学,个人荣获衡阳市劳模、衡阳市首届优秀人才,衡阳市优秀共产党员,衡阳市优秀校长,师德先进个人,石鼓区名校长工作室首席名师等荣誉称号。个人多篇文章在《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湖南教育》《衡阳日报》等刊物上发表。
“自从实行三坚八要,我们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参政议政的氛围更加浓厚了。”这是石鼓区第四届第五届人大代表阳衡湘由衷地感叹:“现在履职有标准有方向更有动力,大家积极参与人大活动,改变了过去不会履职、不愿履职、不敢履职的现象。”
阳衡湘是石鼓区第四届第五届人大代表,她表示自从第五届人大常委会推行“三坚八要”代表量化积分履职管理以来,代表们积极参会发言,参与公益活动,主动帮扶社区困难群众,积极作为,处处体现代表风采。在去年的优秀代表建议评选中,阳衡湘代表撰写的《关于完善社区服务,让社区成为居民的幸福港湾的建议》被石鼓区人大评为“2022年优秀建议”,提出的高质量建议得到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建议得到政府重视和及时办理,让石鼓区人大代表深刻感受到人大为民办实事的科学激励、实时关注和有效落实。
石鼓区的代表们不仅仅在“三坚八要”上积极行动,在本职岗位上履职更是认真扎实,争放光芒!阳衡湘代表在城乡教育一体化中所作的积极贡献,也是有目共堵,成绩斐然。
忘不了那旧貌换颜的高光时刻!五年前,当一支粉笔在都司街华耀城多媒体教学一体机上丝丝划过,教育的鸿沟在城乡之间融化,便流出了石鼓区人大代表阳衡湘作为教育奋斗者鲜为人知的章节。
故事章节里有一组来自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都司街华耀小学的数据,让人彻底改变了“农村娃更愿意进城读书”的刻板印象。
先还是让我们把故事里人物推到2018年5月的一天,阳衡湘和她的团队来到来石鼓区角山乡杨岭小学,在这所村办小学,她没有看到夏天应有的朝气蓬勃,触目的是简陋不堪基础设施、是渍痕斑驳的教室墙壁、是全校仅有47名学生期盼的眼神……那一刻,人大代表阳衡湘的内心被眼前的一切深深地刺痛。
5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5年奋斗下来,已天翻又地覆。当年,就在阳衡湘和她的团队接起石鼓区委、区政府重担后的100天,占地面积30.29余亩,建筑面积11600多平方米,总投资3200余万元的原杨岭小学,已华丽变身为“花园式”的石鼓区都司街华耀小学,该校无论是从硬件还是师资都处于全区领先水平。目前,学生数量也从当时的47人增至1500人,班级从6个增至35个,任课教师从29人增至80人,该校部分科目的教学成绩在石鼓区小学居于前列。
除了这些不断上涨的数据,笔者从石鼓区都司教育集团总校长阳衡湘了解到,村民不再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市区读书了,并且一些来衡阳市务工人员也有了更经济、便捷的教育选择,农村基础教育那些迫在眉睫需解决的痛点与软肋彻底化解了。近年来,该校有学生荣获湖南省中小学三好学生荣誉称号、湖南省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获一等奖,还有学生获得了湖南省演讲、绘画、篮球等比赛的金银铜奖。
迟到的向日葵也会开花!阳衡湘深有感触地说,这些刻板的印象之所以能够得到彻底改变,是因为石鼓区区委、政府始终把城乡教育一体化作为最大民生工作来抓,学校办学软硬件条件得到不断提升的结果。
进取点点星铺路,步履稳踏自茫茫。围绕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一切美好都在井井有序的酝酿着。2019年6月,石鼓区区委、区政府再次慎密规划,又签约耗资1个亿新建都司街碧桂园小学。有着建设都司街华耀小学成功的经验,重担再一次落在阳衡湘肩上。如何进一步填平教育鸿沟,如何去与时间较劲?她又一如既往地身先士卒带领学校工程团队的教师抢时间、提效率、向远看,不分白天黑夜、放弃节假日休息,全力确保了分校如期开学,赢得了老百姓的良好口碑。
“硬件”夯实了,既而不断优化“软件”,是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其实,在石鼓区区委、区政府作出再造一所新校这一决议开始,阳衡湘就已开始着手思考设计新校区“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把“坚持质量立校,倾情科技兴校”作为教育理念,努力引领学校从优秀走向卓越。
但如何真正去实现自我超越,形成与众不同的办学思想,是一道摆在阳衡湘面前的难题。如何去破题、解题?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阳衡湘已形成自己的“四之诀”,即教育工作者要有“人不能识之我则识之”的见识,要有“人不肯为之我则为之”的信念,要有“人不敢为之我则为之”的魄力,要有“人不能为之我则为之”的才智,要有“人不能忍之我能忍之”的气度,去一步一步努力进行全方位的自我超越。
已来校工作4年,在见证集团办学的青年教师王婧看来,正是因为阳衡湘的“精细统筹抢先机”,才让集团在不断自我超越中行稳致远;其“慎密规划拓思路”,才让城乡教育一体化不断走向辉煌。
而在石鼓区阳衡湘名校长工作室成员蒋兰芳校长的眼里,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之前没什么可借鉴的模式,阳衡湘能在集团新校区大胆实现管理模式“五统一”,即:统一办学理念、统一管理模式、统一资源配置、统一教学管理、统一考核评估。教师研训活动实现“三统一、一共享”,即:统一研训主题、统一研训计划、统一研训平台、共享研训成果。并且,这些设想在她的亲力亲为之下,都一一取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并形成经验在全市推广,这些都是自己今后学习与努力的方向。
来自都司教育集团总校的老教师袁淑菲,是一名践行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传帮带”老教师,她和都司街碧桂园小学新晋教师刘扬扬、刘媛共用一间办公室,一下课,新晋教师都喜欢聚到她这里来,大家一起谈教学、谈生活,学生也常来,气氛融洽。
“学校要发展,创新是关键。”这是阳衡湘常说的一句话,为此她总结提出的“关注过程、重视形成”的目标管理理念,使教师责任意识显著增强;“过程重于实绩,态度重于能力”的导向和制度,使教师养成了同心协力、勤勉工作的氛围和习惯;“不求大求深,只求小而精”的教研要求,为教师业务成长提供了平台;“人人都要上好一堂课,人人都能上一堂好课’的决策,激励许多青年教师逐渐成为学校教学骨干,进而迈向了优秀教师的行列,从而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教育集团有学科带头人4名,设立名师工作室2个,衡阳市骨干教师达到15人。
踔厉奋发开新篇,笃行不怠向未来。28年的从教时光,阳衡湘永葆不畏将来、不念过往的奋斗初心,坚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理想追求,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奋力书写出了人民满意的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衡阳“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