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石鼓区政协委员会 > 社情民意

关于“互联网+”养老模式体系建设的建议

来源:政协办    发布时间:2022-01-06

石鼓区政协委员范锟反映:如何让老年人健康幸福地安度晚年,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例如,石鼓区现有6家养老机构,其中公办养老机构2家、民办养老机构4家,都只提供全天候照护;还有1家机构为老年服务俱乐部,而石鼓区60岁及以上约为4万人,存在着基数大、占比高、增速快、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

利用“互联网+”模式体系建设可以探索智能养老与社会养老服务新模式,提升养老机构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进一步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因此,“十四五”时期要继续完善智慧养老顶层设计,加强养老服务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养老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推动更加精细化、多元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让老年人走向更幸福的生活。

结合当前情况,建立“互联网+”养老模式体系建设大有可为,建议如下:

一、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夯实“互联网+”养老基础

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要更充分地运用互联网思维,要统筹推进信息化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搭上互联网“快车”,以大数据和物联网支持下的智慧养老,借助“互联网+”以及区块链快速发展的机遇,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提质升级,打通辖区内居家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在技术手段上,搭建线上养老服务平台,集合线下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需求,形成服务“大数据”,打造老年人基本信息、养老服务设施、服务项目、照护管理等五大数据库,实现养老服务分类组合,线上线下互动,整合辖区养老资源,弥补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的不足。

二、提升专业化服务技能,满足“互联网+”养老需求

引进专业化服务机构进行运营养老服务,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引进输送人才,加强培训,提高养老服务人才素质,组建“专职+志愿”的养老服务团队。在服务内容管理上,整合基层医疗卫生、社团组织、周边服务商户等资源开展养老服务,定制线下居家服务套餐,满足养老需求。在医疗康养服务上,依托线上云平台(远程医疗服务平台、互联网医院等),让居家养老享受专业医疗康养资源;社区照料中心内要建有卫生服务站,为老年人提供慢性病管理等服务。

三、研发精品化服务产品,提高“互联网+”养老水平

“互联网+”养老服务产品主要包括“线上”的网络服务平台和“线下”具体的居家养老的上门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服务、地产养老服务以及老年可穿戴产品、金融、教育、法律援助等其他专门信息服务产品。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共同打造养老服务产品,如应急呼叫服务中心提供“全天候”保障,门磁报警、红外感应、摔倒报警等将服务延伸到老人家里,解决各类突发事件,实现老年服务一体化、个性化、便捷化、多样化,以满足不同老年人的不同需求。

四、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拓宽“互联网+”养老渠道

可以和大型综合分类媒体合作,利用这类平台的公众性和传播性特点,在此类平台构建、搭建养老服务信息,并提供相关服务。如短视频平台,利用5G网络以及大数据的优势向用户以直播互动等形式传播养老服务信息。再如,综合类行业型网站,通过展示养老房型、护理选项、助浴服务类型等自由选择,实施体验服务,做到“子女网上下单、老人体验服务”等自选型消费模式。

五、提供多元化服务项目,完善“互联网+”养老体系

通过网站、小程序、公众号等入口,打造包括:一是“互联网+”护理服务。通过人工智能产品替代人工,解决远程护理难题,让老人们无论居家、在医院、在机构都能有尊严地被护理,同时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致力于打造以居家护理为基础,以社区为支撑的护理服务体系,建立标准化体系,输出专业护理人才,推动护理服务体系改革;二是“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会对辖区内参与“互联网+”养老服务的每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卡并实现线上管理,同时还可进行线上远程医疗健康指导、健康咨询、危险预警等服务;三是“互联网+”生活服务通过智能终端产品的应用,不仅可以与平台中心互动,也可随时呼叫护理人员提供上门服务。“互联网+”养老平台还可以提供养老服务展示、护理人员展示,房型展示、老年大学、医疗咨询、康养服务、呼叫服务、健康档案管理、心理咨询、旅居康养、合作信息展示等,实现社区养老、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等一体化云服务管理,做到“一平台一档案,多服务”的信息化服务形式,利用“互联网+”养老平台的优势,充分借力信息化技术在老年群体及家庭中的渗透与应用,实现资源整合和对目标群体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