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区政协办 发布时间:2018-12-14
赴厦大学习培训有感
石鼓区政协研究室周伟
非常荣幸参加这次区政协委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这次培训班虽然时间比较短,但培训课程紧凑而有序,丰富而精炼,乃是一次思想和精神的盛宴,使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次学习,我收获满满,体会颇多。
一、感谢
一要感谢区政协党组给我们提供了这次珍贵的学习机会,让我们这群学子,在离校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后重新走进大学课堂,再次体会那曾经青春飞扬的校园生活。二要感谢厦门大学和区政协办对这次培训的精心组织和辛勤筹备,为本次培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三要感谢授课老师给我们做出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知识讲解,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
二、感受
我认为这次培训有三个特点:一是规格很高。一方面这次培训由区政协主席亲自带队,培训对象都是全区政协委员;另一方面授课老师都是全国知名的专家、教授、学者,授课老师层次高、水平高。二是方式很活。本次培训既有室内集中授课,也有户外现场教学;既有课堂自学,也有分组讨论,形式多样,气氛活跃,使我们对本次培训印象更深,获益更多。三是收获很大。这次培训所安排的课程都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非常适合我们现实工作的需要。老师讲的都是我们想听的话,谈得都是我们关心的事,教的都是我们实用的招。他们博大精深的理念、高屋建瓴的评论、切中要害的分析、极富个性的教学,使我们心灵为之一振,耳目为之一新。
三、感悟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思考,我认为我区可以通过发展特色小镇,助推我区乡村振兴。
(一)政府引导是前提。建议区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从用地、资金、公共服务配置、融资平台等方面加大对我区特色小镇的支持力度。针对特色小镇发展需求,同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针对行政审批效率不高,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小镇建设在人才评审、项目落户、规划建设等方面“定制”政策。推进大众创业促进机制改革,把创投机构、资本、人才等高端要素引导集聚到特色小镇,并为创业群体提供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融资、培训辅导、技术支持等全链条服务。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对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引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二)产业融合是关键。建议我区在打造特色小镇的过程中,遵循客观规律,推进产业融合十分关键。特色小镇建设要实现“产业+文化”“产业+生态”“产业+旅游”“产业+城镇”的融合发展模式,培育功能齐全、价值多样的新型发展业态。要实现产业与文化的融合。充分挖掘我区本土历史文化优势资源,增强对历史文化的内涵解读及源头梳理,将传统文化优势转化为看得见的竞争力。要实现产业与生态的融合。保护性利用生态自然资源,打造宜居型、疗养型的特色生态示范小镇。要加强产业与旅游的融合。整合文化与生态资源,科学开发、合理设计旅游文化休闲小镇,打造宜游、宜乐的乡镇休闲文化产业。要实现产业与城镇发展的融合。通过供给侧改革,创造就业岗位,提升群众经济收入,改善小镇及周边的环境面貌,提高城镇化建设的水平与文化含量,扩大利益相关方范围,增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三)人才资源是支撑。就特色小镇而言,概念提的无论多么高大上,规划设计无论多么领先超前,投资数额无论多大,最后都会落脚到一个问题上,需要人才来实现。当前我国各大中城市为了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纷纷出台了各项优惠措施。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国家级平台优势,以我市实施“人才雁阵”计划为契机,吸引更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紧缺拔尖人才、青年人才和名家名匠来我区创新创业,促进石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