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之策,是振兴实体经济的务实之举。今年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实现以产业项目引领振兴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打造湘南地区最具活力的商贸文化中心的奋斗目标,全区决定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作为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办公室,我们就如何精准服务、强化管理、加快推进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深入项目施工现场和所属乡街,开展专题调研,现形成如下调查报告:
一、全区重点产业项目基本情况
2018年全区通过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计划实施第一批重点项目102个,年度计划投资112亿元,其中市重点项目31个,年度计划投资40.7亿元,含新建项目8个、续建项目23个。一季度全区102个项目完成投资28亿元,为年度计划的25%;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约10.46亿元,为年度计划的26%,已开复工29个,开复工率93.5%,暂未开复工的2个项目已明确于4月份开复工。为突出产业项目建设,我区着重打造了“四大公园、四大酒店、三大学校、生态农旅、商贸物流。”四大公园即雁栖湖公园、草桥文化公园、横江湿地公园、山水莲花公园;四大酒店即华耀商务酒店、虎形山度假酒店、金泰雁栖酒店、崇盛颐和文华酒店;三大学校即明德小学、华耀城一小、前进小学;生态农旅即青月山庄、云飞农业科技示范园、领军儿童主题乐园;现代商贸即祟盛国际中心、华耀广场、东耀物流园、中油新兴能源产业集团华南总部基地、华源商务中心。
二、全区重点项目建设存在问题
近年来为推动项目建设,我区虽然制定完善了一系列工作机制和奖惩办法,但由于政策形势的变化、手续办理的繁琐、施工环境的复杂等原因,项目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征拆方面。存在征拆数量大,征地拆迁手续不全、货币安置新政策难以执行等问题。如来雁新城征地拆迁任务巨大,矛盾多,导致后续很多子项目推进缓慢;涉及拆迁的新建项目实行新的政策标准引发矛盾,征拆推动困难。
二是环境方面。拆迁漫天要价,强买强卖建筑材料、强供建筑机械、强揽建筑工程,强行阻工、煽动群众上访等损害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仍有出现。
三是参与方面。少数干部不敢担责、不敢协调,纠错容错情形还不具体。各单位对抽调人员参加项目建设,支持力度还不大。
三、加快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的思考
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根据有关政策和学习考察,结合全区产业项目建设实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推进工作:
(一)建立健全机制推动征拆。一是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将征地、拆迁、安置合并统一管理,成立专门指挥部,不拘一格组建专业人才队伍,赋予特定权限并明确职责。二是规范征拆安置流程。将征地拆迁流程予以明确并上墙,严格按规定执行,避免违法违规操作。实施“五个统一”管理。即统一征拆项目管理、统一规范安置方式、统一拆迁安置标准、统一征拆安置资金管理、统一调度行政和司法拆除。三是制定征拆考核奖励规定。明确参加项目建设人员每月奖励标准和年度项目考核奖金、工作经费等,充分调动一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并报市直相关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备案。
(二)想方设法优化施工环境。一是继续推行重点项目110工作机制和施工环境维护属地管理制度。对发生阻工的项目,按照属地原则,要求项目所在的乡或街道半小时内到达现场,并于24小时内处理好施工矛盾。对于强行阻工、强揽工程、强供地材等违法违规行为联合区公安分局、区纪委等部门重点打击。二是制定完善重点项目考核奖惩机制。根据年初制定的“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合理规范考核对象,详细制定考核细则,加大加重奖惩力度,严格兑现奖励惩处,将施工环境维护纳入各部门的年度绩效考核,确保工作落实。三是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工作。通过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电子显示屏播放、发放宣传单、悬挂宣传横幅等方式,全方位加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氛围。采取下发通知、现场摸排、设立举报电话等形式,对全区项目建设中存在的涉黑涉恶问题线索进行了全面摸排。对摸排出来的线索经现场核实后,及时移交给扫黑办,由公安机关从重、从严进行打击。
(三)创新机制增加建设力量。一是规范项目指挥部人员。选取得力、能干、年轻、基层的党员干部参与征拆工作,由项目指挥长提出建议名单,报区委组织部审核,经区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审批,并报区纪委、区重点办备案。二是形成征拆工作正面导向。坚持将项目建设与干部提拔使用、评先评优、工作待遇“三挂钩”,将干部参与项目建设工作表现进行量化考核,每年评选先进,予以表彰,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三是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消除项目建设工作人员想干事却担心工作失误或犯错误被揪住不放的顾虑,促使他们放手干,激发他们创新探,同时避免拿容错免责当“挡箭牌”,任性作为甚至胡乱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