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七人普 肖雅芝:人口"百科全书",用脚步书写答卷
人口普查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意义深远。人口普查也是一部"百科全书",每一位人口普查的参与者不仅是这部"百科全书"的编纂者,也是它的受益者。
都说"社区无小事",社区平日工作繁杂、琐碎,今年来,防疫、创文、创卫、人普等各项工作接踵而来,肖雅芝经常晚上十一、二点还在处理社区事务,强大的责任心和工作动力让她忘却她的小家。全国第七次人普工作启动前夕,她的孩子胃不舒服,可她也没有时间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还是继续开展社区人普工作。
肖雅芝,演武坪社区第2普查小区普查员,每天普查上户30余户,日均登记上百人。"您好!我是演武坪社区的肖雅芝,现在正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想与您核实下家里居住人口及户籍人口信息,您看可以吗?"目前,演武坪社区人普工作有序、扎实、高效地进行着。然而,工作中也有很多居民不理解、不配合,尤其在面对长表详细的信息询问中,普查员多次被拒之门外,在接到普查员的汇报后,肖雅芝就不厌其烦地通过电话、微信、实地上户等多举措全面开展人口普查工作。给居民做工作、讲利弊,最终取得了居民的谅解,顺利地完成了长表工作。她是巾帼,也是战士,在每一次工作冲锋中,都有力地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与顽强拼搏。
对于42岁的演武坪社区普查员肖雅芝来说,全国人口普查并不陌生。早在十年前,肖雅芝就曾被选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人普")的普查指导员。相隔十年,再次走上熟悉的岗位,肖雅芝说,随着时间的变迁,人口普查工作也在不断地"升级换代"中,自己深切感受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六人普"时可没有这么便捷。那时的标准化录入设备极少,前期基本依靠人工。普查员顶着酷暑、披星戴月,先记录、再誊写,不仅费时费力,一天也就登记八九户。那时,普查员们还只能依靠手工绘图、手工填写报表。报表需要光电扫描录入,对纸质普查表格要求十分严格,不仅外形不能有折痕,而且书写要非常规范,有点类似填涂"答题卡"。我们过去入户登记时,往往都会先在‘草表’上填写,晚上回到办公室后,再把信息誊写到普查表上,每天所有工作干完基本都到了深夜。"
肖雅芝还说:此次人口普查工作,不仅让她许多知识及技能得到提升,如:绘图、统计、地理、人文、建筑构造、人际交往等等;还开阔了她的视野,领略到了祖国不同地方的文化生活习俗。一直到现在,如果你随便问某个市属于哪个省,她基本上可以回答出来。她说人口普查十年才碰上一次,有幸去书写这部"百科全书",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同时,此次人口普查更是拉近社区与居民之间的关系,实现零距离、无缝对接,对每户居民家的情况了如指掌,也进一步为居民排忧解难、了解人口增长、劳动力供给、流动人口变化情况及摸清老年人口规模等提供详实数据,也为国家宏观调控及未来谋划等提供准确数字。
人口普查是和平时期的一项最大的社会动员活动,对于统筹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关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意义重大。作为政府工作的最前沿,本着对工作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到工作,没日没夜、千辛万苦且按质饱量完成普查工作,为支撑国家统计数据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而且能够有幸参加六普和七普"人口普查",这将是令她终生难忘,受益匪浅。
肖雅芝在居民家中进行人普工作"户口底册"核实
肖雅芝在少数民族居民家中核实人普工作"长表"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