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了去医院不方便,而且老伴无人照料。”朱宏德老人,现年81岁,是衡阳市石鼓区角山镇利民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属肢体二级残疾,年初突发心肌梗塞、装了三根支架,每个月都要吃药。近期又出现心慌胸闷等不适症状,但是由于家中经济困难,老伴又无人照顾,朱宏德老人始终没能去医院治疗。
帮扶干部和利民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朱宏德老人的困难,向他宣传了健康扶贫政策,为打消老人去医院看病的顾虑,一名工作队员主动要求留下来照料朱宏德老人的老伴,帮扶干部和工作队员多方协调,联系上了南华附一医院心脑血管科专家,约定好时间为老人诊治。
4月20日早上7:30分,利民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刘帮福与队员左清化就来到贫困户朱宏德家中,帮助老人整理好病历和日常必须的药品,开车带着朱宏德老人来到南华附一医院。
到了医院,工作队长刘帮福一直陪在老人身边,搀扶着朱宏德,工作队员左清华跑上跑下,挂号、检查、取药、联系主治医生,询问贫困户的病情与治疗方案。令人欣慰的是,经检查,医生告诉老人,他心肌功能恢复较好,支架手术也很成功,没有什么大碍,注意多休息就可以了,朱宏德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地。
了解清楚医嘱,为老人取了药后,扶贫工作队将朱宏德老人送回家,并细心叮嘱老人,一定要按时吃药,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若出现身体不适或生活遇到其他困难,随时可以向村委会或者工作队寻求帮助。“太感激你们了,工作队待我就像亲人一样,现在政策太好了,你们给我的不仅是物质的帮助,更多的是温暖!”朱宏德老人激动得有点哽咽。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利民村扶贫帮扶责任人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干部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要求,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真心帮扶困难群众,用实际行动彰显新时代党员风采。群众有困难,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出现,提供力所能及的关怀和帮助,把困难群众当亲人一样看待,用真情让群众感受到扶贫干部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