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青山街道西湖新村社区船山路39号楼栋,这里的居民楼虽然老旧,但楼前楼后打扫得特别干净,地上几乎看不到一点垃圾。“这得多亏了杨爷爷这位领头人,我们39号楼栋才能如此干净整洁”居民张阿姨说。这时,楼下突然响起了口哨声,“这是杨爷爷开始吹口哨了”张阿姨说着便拿起扫帚就往楼下走。伴随着口哨声,不一会儿功夫,杨爷爷身旁便聚集了七八位手拿劳动工具的居民,原来这天刚好星期五,他们都是来参加“周五创卫大扫除”来了。
“创卫集结小口哨”
据悉,张阿姨口中的这位“杨爷爷”名叫杨学成,老人家今年已经75岁,是青山街道西湖新村社区初心支部党员,也是西湖新村社区船山路39号楼楼栋长。自今年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以来,他积极响应社区号召,用“小口哨”作为集合口号,带领楼栋的居民打扫环境卫生,清除楼前的杂草,而且每次参加环境整治,他都非常细致。一些居民不理解:“何必这么认真,操那份心,你做得再好,社区又不给你发工资,你只要尽点义务就行了”。
每当听到这些议论,杨学成总是淡然一笑,认真地说道:“我现在是退休了,但能为社区的建设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感到自己的退休生活更加充实,如今我作为支部的成员就更不能辜负组织上的重托、居民们的信任,我有责任带领大家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好,让居民们生活得满意。”他还经常语重心长地教育那些对社区公益活动漠不关心的人:“我们在这么好的社区居住,如果把环境卫生搞好了,这不仅对社会有益,对我们每个居住在此的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也都有益。”
“创卫宣传小黑板”
为了提高大家参与“周五创卫大扫除”活动的积极性,杨爷爷还自费买了小黑板,每周制作一期“创卫宣传栏”,很受居民欢迎。办好黑板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每次要花一个多小时搜集相关知识,还要花很多时间提炼黑板报内容,做到言简意赅、重点突出,他将“小黑板”悬挂在楼道醒目位置,让过往居民在两三分钟内了解创卫知识,他还将每次在“创卫大扫除”中表现突出的居民姓名公布在小黑板上以示表扬,对清理工作不配合的居民挨家挨户劝说,做思想工作,不喊苦,不喊累,为小区清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今,看“小黑板”已经成为39号楼居民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
“无私奉献老党员”
敲开杨学成的家门,我看到已近耄耋之年的杨老端坐在沙发上,客厅正中央还挂着毛主席像。“老栋长”、“领头人”、“好组长”……在西湖新村社区,年已75岁的离休干部杨学成在居民们的口中享有这一连串的特有称呼。一个称呼一道口碑。口碑的背后,则是一位不甘庸闲享乐的老者,是一位老共产党员、老革命军人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脚印。
杨学成老人于1963年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委直属特种工程兵8312部队特务连服役;1965年7月调至广西桂林参加援越抗美任务,并在此入党,曾任团保密员、参谋、连长,参加过“两弹一星”基地建设;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因表现突出,受师党委嘉奖一次。转业后到衡阳市房地产管理局工作(担任副书记职务)直至退休。而后,杨学成始终以一名老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了退休不褪色。
在退休党支部工作中,他积极协助社区党总支做好各项工作。杨学成不仅热心小区的公益建设,处处以大局为重,而且与居民的关系也十分融洽。谁家遇到了困难或发生家庭纠纷,他都会立即赶过去帮助解决,调解矛盾。一次,当他得知隔壁楼栋有一居民小两口因家庭纠纷,他立即放下手里的活,赶去劝解。有时为了让发生冲突的家庭缓解矛盾,他会用整晚的时间去劝解做工作,直至矛盾双方重归于好。用他的话说:只要居民家庭和睦了,我就是再苦再累,心里也是甜的。
杨学成还是一个对家庭极负责任的人,熟悉他的老同志都知道,他在教育子女方面,十分严格,经常教育子女要认真学习,努力钻研业务知识,思想上要积极向上,行动上要遵纪守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杨学成老人创卫工作先进事迹是西湖新村社区广大居民积极创卫、无私奉献的一个生动缩影,他的先进事迹还将继续激励所有社区居民、干部为创卫成功而奋力拼搏!
随着全市创建卫生城市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西湖新村社区再次动员广大干部、居民加入到整治卫生的队伍中来。
据了解,在西湖新村社区,一支退休老党员文明劝导队伍,多由平均年龄六七十岁的老人组成,活跃在“创卫最前线”。每天一早,他们便整装待发,手戴红袖章,提垃圾袋,拿铁夹,活跃在辖区主次干道两侧、十字路口,看到果皮纸屑,看到乱堆放的垃圾,看到乱粘贴的小广告,他力所能及,在第一时间内予以处理。老党员们以身作则,在创卫道路上给广大居民起到先锋模范的作用,进一步扩大了创卫工作的知晓度与参与度。
(李 涛 钟 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