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潇湘街道陕西巷片区里,一栋5层高的苏式建筑正在改造施工,戴着安全帽的工人在搬运材料器具,一片紧张忙碌的景象。
看到自家将要发生大变样,一楼的居民刘奶奶拍手叫好:“我们这儿地势低,雨水污水都往一个沟里排,管道经常堵塞。这些问题即将得到解决。”
衡阳石鼓区精准设计推出老旧小区改造“菜单”。陈毅摄
据石鼓区住建局局长蒋夏林介绍,这栋房子是上世纪70年代建的,设施老化,房屋立面分化脱落现象时有发生。改造的第一步是楼体外观的整修,后期还将进行各类管线的改造等。
老旧小区正在改造。陈毅摄
在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实施前,中共石鼓区委书记颜和平等领导干部先后实地调研了解民意。“什么不行就改什么、缺少什么就补什么,尽可能尊重群众的意愿。”潇湘街道党工委书记钱波介绍,通过走街串巷、问需于民,他们将老旧小区的情况一一记录下来,有针对性地精准设计改造“菜单”,努力做到应改尽改。
征集民意。陈毅摄
4月8日上午,在石鼓区青山街道船山路33号民房的三楼平台上,一场“老旧小区改造”民意恳谈会再度打开了居民的“话匣子”,这也是石鼓区推进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让居民“点菜”的另一个缩影。
座谈现场,居民人手一份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明细及征求意见表》吸引大家的注意。《意见表》对今年列入改造计划的每个小区,都详细列出了改造计划,包括屋面防水、外墙粉刷、楼梯间粉刷、更换排污水管网等。表格落款处还有居民代表的签字,证明居民已经同意选中相应的改造计项目。
但看似简单的项目,只入户征求居民意见一项便是一个大工程,单青山街示范片区就涉及户数1096户,8栋建筑,改造面积约10299㎡,居住人口3288人。得益于石鼓区推行的“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党员干部社区报到制度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全国试点工作,一大批党员干部和“衡阳群众”志愿者根据自身特长到社区认领服务岗位。
此外,石鼓区还把各级党员干部实地踏勘和上户调查的情况认真梳理,将全区老旧小区改造的内容确定为安全问题改造、居住功能提升、环境治理等几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各社区、网格、楼栋还分别召开民意恳谈会,最大限度听取民意,争取居民对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的参与度和支持度,增强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