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上午,全市城乡治理标准化工作推进会召开。会上,市政协副主席、区委书记颜和平作典型发言。
石鼓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城乡治理标准化工作,盯住重点问题、关键环节,久久为功、绵绵发力,城乡治理水平得到持续提升,真正尝到了城乡治理标准化的甜头。
一、把道理讲清楚,解决干部认识不高的问题
标准化工作开展之初,部分干部对标准化认识不多,理解不透,接受度并不太高。有的担心标准化太高端,基层适应不了;有的觉得基层事情够多了,再加一个标准化会增加基层负担;有的认为标准化写在纸上,不必太当真。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干部思想认识不统一,工作就无法有效推进。必须将统一干部思想,作为首要工作来推进。
干部思想统一贵在将道理讲透讲清楚。一是深入学,将市委文件和国文书记重要讲话印发,区委常委会带头,组织镇街、村各级党组织学习,学懂弄通标准化的意义和内涵。二是大胆讲,结合石鼓实际,将干部疑虑直接抛出来,开展不同层级开诚布公的讨论,在讨论中加快形成共识。三是干中学,标准化有个逐步学习的过程,石鼓区强调有分歧、有差距没关系,在实践中比较提升。特别是在老旧小区改造、乡村振兴的具体工作环节中不断尝试用标准化思维、方法推动实践,在实践中统一思想,提升认识。通过学习,我们深深体会到,标准化不是束缚、不是负担,是深刻的管理理念、有效的工作抓手、工作的有力支撑。思想一通,一通百通,从区级领导到村组干部,越来越多的人逐步接受标准化、熟悉标准化、运用标准化。
▲石鼓区人居环境大变样
▲村容村貌改造注入本土文化元素
二、把群众当主人,解决群众参与不够的问题
城乡治理标准化关键在于群众参与。石鼓区开展标准化伊始,就将群众主体意识摆在最突出的位置,做到“四个注重”。一是注重骨干引领。把标准化治理与整建提质相结合,与“衡阳群众+”相结合,与“湾村明白人”相结合,各村组都选出群众基础好、威望高的“湾村明白人”,在标准化工作中让他们向群众讲、带群众干。二是注重示范带动。选取2个镇(街)、17个村(社区)作为试点,通过试点先行、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全域推进城乡治理标准化。三是注重解决问题。我们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道路、水利等问题出发,让群众感受到标准化带来的好处。如角山镇利民村小范垅组村民对屋场前的臭水塘反响强烈,通过标准化改造让其变为了莲花观景湿地,获得群众点赞。四是注重全程参与。从标准的制定、实施到评价,每个环节都组织群众有序参与,请群众把脉、受群众监督、由群众评判。我们深深体会到,必须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群众从标准化工作中获益,才能激发标准化工作的内生动力。
▲城乡治理标准化建设让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
▲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大提升
三、把责任落下去,解决工作措施不力的问题
责任不落实,工作就会落空。我们坚持专班专抓,由区委常委牵头,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专职专责谋划推进标准化工作。研究出台细致可操作的考核方案,将标准化工作纳入全区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实行“周推进、月调度、双月考核”机制,紧盯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问题,累计开展定期、不定期督查28次,下发督查通报14期,组织交流学习6次。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安排专项奖补资金200万元,以评促改、以奖促改。我们深深体会到,做好城乡治理标准化,必须坚持高位推动、上下联动、日常调动、考评促动,以实际行动推动工作落实落地。
▲马王巷小区利用“基层党建+衡阳群众”发动群众参与城乡治理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衡阳群众”志愿者指挥车主规范停车
编辑:罗亮华
校对:程曦
责编:杨超
监审:罗飞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