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石鼓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3-07-10
近日,多名“90后”干部接受审查调查通报引发关注。出生于1994年的河南省民权县人民法院综合办公室工作人员肖遥、出生于1992年的四川省长宁县住房城乡建设和城镇管理局市容管理股副股长刘芳秀、出生于1991年的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茄子河区棚改办原鹿源社区认定组组长田博文……这些正值大好年华的年轻人,先后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6月25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大学毕业后能够进入公职人员队伍,拥有干部身份,毫无疑问是时代幸运儿。工作稳定,旱涝保收,衣食无忧,人生体面,单从这几点看,便会感到干部是令人羡慕的职业。更重要的是一旦进入干部队伍,只要守住初心,脚踏实地,勤政为民,廉洁奉公,上升空间不少,仕途不可估量,完全有机会在广阔的舞台抒写波澜壮阔的人生,成为令人敬仰羡慕的偶像。肖遥、刘芳秀、田博文这些“90后”干部自己一定感到骄傲自豪,也必定得到不少人羡慕夸赞。可惜他们“早结不保”,守不住初心,事业刚起步便滑向腐败泥淖,体面人生不再体面,事业梦想灰飞烟灭,曾经被人视为前程似锦的政治新星,如今成为遭人唾弃的腐败典型。
年轻干部“早节不保”,无论是对其本人还是对干部队伍都是一大损失。对本人而言,好不容易招考进入公职人员队伍,可以开启人生发展新征程,但因贪腐仕途归零,还留下不可消匿政治污点。对干部队伍而言,招考培养干部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不少,年轻干部涉贪腐客观造成了培养干部资源巨大浪费;更重要的是年轻干部进入行业不久就陷入腐败泥淖,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少,严重抹黑组织形象。为防止年轻干部感染腐败“病毒”“早节不保”,对他们加装人生“护栏”很有必要。年轻干部的人生“护栏”,一靠自己,二靠组织。
首先,年轻干部本人理应刻苦修炼加装“护栏”基本功,提高自身“免疫力”。年轻干部涉贪腐,主要病根在“免疫力”低下,让贪腐“病毒”能轻而易举入侵机体。年轻干部要学会自我诊断,对自己“望闻问切”,对症下药提高“免疫力”,让腐败“病毒”无处依附。对自己思想要经常进行“体检”,及时剔除思想病菌。年轻人涉世不深,认知有限,筑牢思想防线是最关键“护栏”。要对照条例、规定等各项细化的具体要求检视自己的工作作风与生活作风。在工作中,不该帮的忙坚决不帮,不该送的人情坚决不送。在生活中,面对奉承吹捧保持足够清醒,面对酒局饭局牌局与礼金礼品果断拒绝。年轻干部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原则办事,在生活中坚守不贪一分不义之财信念,这就是自我构建了工作与生活的“护栏”。思想不染“病毒”,工作坚持原则,生活不受诱惑,有了这些“护栏”护航,自身必定具有防腐拒腐“免疫力”。有了这样“免疫力”,贪腐必定难以近身。
其次,强化年轻干部管理监督,建立专项监管“护栏”,呵护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对年轻干部的管理监督,近年各地推出了不少新的举措,为预防年轻干部人生走偏起到了积极作用,效果显著。入职教育、警示教育,让年轻干部心存敬畏,可为与不可为有清晰标准可依;“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依靠作风过硬老干部的示范激励年轻干部远离各种诱惑。“一人一档”、分类帮扶,让偏航的年轻干部快速回归正途,激发年轻干部担当作为的信心。总之,对于年轻干部的管理,需要更接地气的管理监督,严管厚爱,帮助他们筑牢思想防线,强化法纪规章意识,提高识别“糖衣炮弹”本领,提升防腐拒腐能力。依靠这些举措构建专项监管“护栏”,让年轻干部能够及时矫正偏差,确保人生不出轨不翻车。
年轻干部涉贪腐既是个人的悲哀,也是干部队伍建设的警钟。对年轻干部设立人生“护栏”,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将腐败“病毒”挡在门外,很有必要。(石鼓二中刘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