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兰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开展“三点半课堂”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从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出发,以服务家长为宗旨,为了贯彻落实上级教育部门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文件精神,有效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资源,着力破解学校放学后、家长下班前中小学生无人看管的社会性难题,切实消除家长的后顾之忧,从2018年3月至今,石鼓区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一直在从试点到逐步铺开之中。
一是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为了加强对全区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和管理,石鼓区教育局成立校内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分管教育教学、计财审计副职及区纪委监委驻政协纪检监察组组长为副组长,基民教股、计财审计股、区纪委监委驻政协纪检监察组相关人员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基民教股。工作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工作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建立工作小组联络员机制。
二是积极开展试点工作,以点带面推进工作。2018年3月,选取人民路小学、都司街小学、角山三星小学、松木明德小学4个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为试点校,在全区开展试点工作;2019年春季在全区16所公办小学(区松木中学、角山中学、合江中学3所中学均为住宿制,不需要课后服务)逐步铺开。
三、经费保障模式。采取财政补贴、收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一是向自愿参加并签订课后服务协议的学生家长适当收取服务费用。根据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湖南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课后服务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文件精神,全区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在每生每课时不超过5元的标准范围内(一天最多按2课时收费)。二是积极争取财政补贴。我局已经根据全区中小学课后服务经费需求状况向区财政局递交经费申请报告。目前计划是争取经费对农村学校和城区薄弱学校实行适当财政补贴,对贫困学生(农村建档立卡学生,低保户子女、残疾学生和特困供养学生)实行免费,对全区所有中小学生实行免费目前财政还达不到。
四、服务内容多样化。围绕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开拓视野、增强实践、提供丰富多样的校内课后服务,主要是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原则上学生每天做作业不超过1小时。对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贫困学生提供免费辅导帮助。
五、服务模式灵活化。学校事先充分征求家长意见,制定本校课后服务方案,报区教育局批准后实施。一是学校利用自身资源开展课后服务。师资以本校教职工为主,向其发放合理报酬,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可以聘请退休教师、体育教练、文艺科普工作者、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等校外专业人员参与校内课后服务,临时聘请人员应服从相关管理规定,学校依法依规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按合同或协议支付劳动报酬。二是学校联合公益组织开展课后服务。积极动员社区、志愿者团体等公益组织力量,到校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学校提供场地、设施等条件,公益组织提供经费、师资等支持。三是学校引入社会机构开展课后服务。确因学校师资力量不足、但学生有需求的课后服务项目,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具有专业资质和良好社会声誉的社会机构参与校内课后服务工作。要提前一周将服务协议送区教育局备案,服务协议一定要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时间、收费标准等事项,学校与社会机构按双方协议组织实施。
六、加强监管。要学校结合实际,制定本校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具体实施办法。坚决禁止、严肃查处违规补课和借校内课后服务之名违规乱收费等行为。学校要定期向区教育局报告方案及执行情况。各校要将开展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有关情况及时报区教育局。
感谢您对石鼓区基础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石鼓区教育局
2019年7月25日
责任领导:谢炜 魏宏志 承办人:刘利红 魏蓉
联系电话:8177113
公开情况( 公开)
抄送:区人大联工委,区政府办建议提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