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奔涌,征途如歌。
2024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履行好人社系统的职责使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重大改革、重点政策、重要活动,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任务,重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倾心书写为民新答卷!
一、亮点工作
(一)在全市排名靠前、在市级(及以上)做典型发言或经验推介、典型经验文章发表等情况。
1.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969人,完成年任务的129.08%,位居全市城区第二。截止12月底,企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扩面1809人,完成任务数的120.6%。
2.以充分就业社区建设为抓手,建立“就业角”,打造样板社区建设,西湖二村等8个社区获评衡阳市2023年度充分就业样板社区,创建样板社区成功数量居全市城区第一。
3.《搭建社区“就业角”,拓展择业新空间,石鼓区打造家门口“五分钟就业圈”》获《湖南日报》市州头条推介;宣传报道《石鼓区扎实推进“民生可感行动”增进民生福祉》、《衡阳石鼓:推进民生可感行动 为幸福“加码”》获人民网、湖南民生网等多家媒体推介。
(二)特色亮点、突出成绩及创新工作等情况。
1.听民意办实事,“民生可感”显特色。今年印发《2024年石鼓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方案》、《石鼓区实施民生可感行动实施方案》,召开专题调度会4次。我区承担省10件重点民生实事21项指标全部完成目标任务,在推进省重点民生实事城镇新增就业工作中,致力于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工作,打造独具特色“五分钟就业服务圈”。9月,青山街道西湖二村社区“就业角”做为示范点,被市委书记刘越高走访调研。2024年,石鼓区通过“5分钟就业圈”,累计发布岗位2131个,登记求职者742人,达成就业意向499人,帮扶就业重点群体就近就地就业203人。
2.行业协会扩面,“新业态”参保显成效。2024年,我区积极响应省厅实施“温暖社保”行动和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号召,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保扩面作为工作重点,以市道路货物运输行业协会为突破口,针对货运司机从业特点,在该协会通过设立工作专班、打造社保之家、发送致会员朋友们的一封信等,为货车司机提供社保政策咨询,积极引导会员参保。
3.新型“直播基地”,特色“云招聘”显优势。搭建了全年在线的“石鼓就业”线上招聘平台,为各类用工主体和求职者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今年来,在“石鼓就业”抖音号密集开展了46场“随访随播”、“在线互动”的直播带岗活动,累计1500余家单位提供岗位20000余个,线上接收简历5000余份,为求职者“零距离”解锁好工作,让“指尖就业”触手可及,“智慧就业”想你所想。
2024年度主要工作情况
(一)2024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聚焦群众,描绘“最美”民生画卷。作为2024年全区重点民生实事牵头单位,今年来,我们始终按照区政府“八大行动”部署要求,扎实推进“民生可感行动”,秉承“四心”,彰显职能惠民心,全力破题显初心,解决困难暖人心,优化服务贴民心,致力把群众“盼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将群众的“民生清单”变成“幸福账单”,真正让群众可感可及可督可评,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石鼓区群众可感运用“民生实事码上通”,对所有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进行“亮码实施”“亮码评价”。2024年,全区1.5万人次参与了评价,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留言评价2782条,均及时100%处理回复,群众意见建议留言评价满意率98.8%。
2.落实政策,端牢“最稳”就业饭碗。全面落实就业政策,发放各类就业补贴共计110.97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5万元。线上,通过“石鼓就业”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号及时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信息渠道。线下,建立“就业角”,组建服务小分队15支,服务志愿者122人。针对重点群体,开展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推进就业见习岗位募集种类和规模,见习岗位招募69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15%,全面推动公益性岗位管理开发提质增效。2024年,全区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培训1262人,完成年任务的210%;“311”就业服务率96.33%,城镇登记失业率0.89%,就业形势稳定。
3.真诚服务,擦亮“最暖”社保品牌。成立高质量扩面工作小组,针对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社保政策宣传。持续在社保服务上做“加法”,在减证便民上做“减法”,不断优化社保征缴关联事项业务打包办理,简化社保登记手续,方便企业办理参保缴费业务。大力开展警示教育,建立健全“411”监管机制,全区核查社保基金疑点数据113条,核查率、整改率均达到100%,基金运行安全平稳。2024年。全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39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5%;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20连涨”,城乡居保退休人员最低基础养老金上调至156元/月;全区加载交通功能的第三代社保卡已更换34746张。
4.用心用情,根治“最愁”讨薪难题。全面落实工资支付保障、实名制管理等制度,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综合查一次”要求,形成多部门联合执法工作合力,构建高效协同的联动监管体系。同时,将政府项目、国企项目欠薪问题列入纪委监委安排部署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12件为民办实事事项》中,做到政府、国企投资项目零欠薪、零容忍。开展欠薪案件线索常态化监管,聚焦重要行业、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权益保护”、“治理欠薪冬季”等专项行动,2024年,全区下达限期改正指令46份,受理劳动保障投诉96起,为劳动者追回工资1439.06万元,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01件,调解结案165件,裁决结案136件,结案率100%。
(二)本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是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中国劳动人口众多,经济结构正在深刻调整,总体面临就业压力大和结构性劳动力短缺、人才匮乏的突出矛盾。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这3大重点就业群体就业难将长期存在。
二是社保改革压力较大。新政策出台以来,部分居民反应强烈,一部分是因延退政策而需要延长缴费年限的居民,另一部分是经济困难缴费压力大的居民。延迟退休政策下发,引发居民对于未来政策的变动产生不安全感。
三是劳动者维权任务依然繁重。受三年疫情和全国全省经济下行的影响,我区劳动仲裁案件呈“爆发式”增长态势,劳动仲裁案件大幅攀升,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更为突出。
三、2025年工作计划
我们将继续牢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重要要求,聚焦群众关切,强化责任担当,注重真抓实干。
第一,着眼重点群体抓就业。要坚持把稳就业作为保民生、促发展、稳预期的重要基础,争取就业资金,社保补助提升资金,多种形式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帮扶重点群体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支持毕业生创业。
第二,着眼社保改革抓民生。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延迟退休等社保改革政策稳妥有序实施,为延长缴费年限做好准备,不断提升服务管理水平,将更多的新业态从业者纳入社保。
第三,着眼劳动关系抓治理。要继续加强对企业的用工指导服务,指导双方签订合同,助力企业强化规范用工,为企业和职工劳动关系的良性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同时,积极与法院对接,妥善处理企业欠薪纠纷,化解了劳资矛盾。
第四,着眼行风建设抓提升。强化需求导向,通过优化流程、精简材料、数据共享等手段,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有效提升社会保险业务办事效率和质量,让服务尽显“人社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