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石鼓区 2017 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18 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8 年1月10日在衡阳市石鼓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石鼓区财政局局长 成志辉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17年全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7 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不断深化财政管理改革 , 保障重点领域资金投入,加强财政资金统筹和监管,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力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17 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完成 238443 万元,为年度预算的 101.42 % ,同口径增收 20743 万元,增长 9.53 %。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执行结果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869万元,加上上级转移支付及补助112671万元,上年结转1878万元,从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500万元,减去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2925万元、上解支出250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424万元,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当年结余69万元, 已经安排到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上级补助政府性基金收入 6729 万元,加上上年结余 112 万元,减去政府性基金支出 6729 万元,结转下年支出 112 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主要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等,预算收入完成 9166 万元;支出完成 9194 万元,当年超支 28 万元 , 已从历年滚存结余的 1974 万元中安排支出。
需要说明的是 , 上述预算执行情况是快报数,与市财政还未结账,在年度决算编制后,可能还会有些变化。
二、2017年财政工作情况
2017 年,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和重大任务,进一步夯实收入基础,优化支出结构,在生态环境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城市管理、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
(一)突出收入征管,不断提高收入质量
面对经济下行、政策减收、税源不稳、增收乏力等诸多不利因素,我们认真分析,积极应对,做到了收入总量与质量两不落。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突破 23 亿元大关,跃居全市第一。财政总收入税占比为 97% ,较 2016 年提高 2.4 个百分点;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占比为 85.82% ,较 2016 年提高 11.26 个百分点,收入质量名列全省前茅。
1 、 注重调度,实现均衡入库。 根据全年收入形势分析,年初制定科学的收入计划,及时将收入任务分解到各征收部门,强化征收责任;加强与税务部门的实时沟通,制定严格的考核办法,奖惩兑现,效果明显。每个月的收入入库进度位居全市第一。
2 、多措并举,做到应收尽收。 认真落实税收法律、法规,加大纳税评估力度,公平税负;开展税源大调查,摸清税源底子,夯实税源基础;建立在建工程项目动态税源管理台账,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防止在建项目税收 “ 跑冒滴漏 ” ;加大对欠税行为的打击力度,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加强非税收入管理,严格区分行政事业费收入与政府性基金,防止混淆入库;积极落实上级税收优惠和鼓励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严控支出顺序,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2017 年我区民生支出达到 103100 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 72.14 %, 同比增长 27500 万元,增长 36.38 % 。
1. 大力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 全年发放低保金 3904 万元,惠及 1.2 万余人,其中,农村低保每人每月从 220 元提高到 260 元。严格按要求提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区级基础养老金配套 51.8 万元,同比增长 55.09% ;提高医疗保险保障水平,财政补助由 420 元提高到 450 元,覆盖 9.56 万人。支持退役安置、残疾人事业、困难群体接济救助,提高优抚对象抚恤及生活补助标准、义务兵优待金标准;支持居家养老服务、非营利养老服务机构,推进养老照料中心建设等;累计发放租赁住房补贴 546 万元。
2. 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医疗卫生投入 1750 万元,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成区疾控中心、区妇幼计生服务中心改造,市正骨医院易地搬迁项目有序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补助标准从 45 元提高到 50 元。教育投入持续增加,教育投入 3100 万元,积极化解 “ 大班额 ” ,推进华耀城一小、前进小学、松木明德学校二期和金源小学的建设;完成足球进校园、薄弱学校改造、设施设备添置、合格学校建设四个方面的维修改造任务 36 个;完成 5 个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3. 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继续投入 4000 万元完成 29 个社区的 “ 三清三建 ” 工作。投入 600 多万元完成对 19 个社区的基础设施和 18 条主次干道人行道板的维修改造。投入 800 万元完成 衡角公路油化,角山旅游环线进入施工阶段。投入 900 万元,全面完成中心城区 “ 雪亮工程 ” ,新增社会治安视频监控摄像头 850 个。投入水利建设资金 572 万元,完成堤防维修 7 公里、山平塘维修 14 口,银杯水库干渠二期工程正在实施中。
4. 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投入 1000 万元,开展雁栖湖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积极推行农村公共区域环卫市场化运作,推动农村地区 “ 煤改电 ” 、 “ 煤改气 ” 工程建设。投入 3000 万元,继续实行社区环卫市场化和 “ 牛皮癣 ” 清理市场化,率先在全市完成改造第一批旱厕 11 座、公共厕所 4 座,完成了环卫综合停车场第一期和第二期工程建设,完成 6 座垃圾中转站的提质改造。投入 1705 万元,全力创建 “ 五美乡村 ” 建设,完成荒山造林 1500 亩,通道绿化增量提质 32 公里,村庄绿化示范点 2 个,新造经济果木林 50 亩。
5. 力促“扶贫攻坚”取得实效。 投入专项扶贫资金 611 万元, 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工作,对 “ 玫瑰园 ” 、 “ 香樟苑 ” 等旅游项目给予资金支持,促进村级乡村旅游企业健康发展,提高附近贫困户收入。 做好 “ 中国社会扶贫网 ” 全省上线推广工作,构建社会扶贫信息服务网络,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全面完成了社会保障兜底对象认定工作,对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实行兜底保障,为全区 2645 名贫困户购买了扶贫特惠保。
6. 积极支持党建工作。 投入 525 万元,完成 7 个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投入 1000 万元完成 28 个社区的 “ 两化两体系 ” 建设。每个网格安排 5000 元,党建网格化管理工作服务更细致。补助每个非公党组织 3000 元,支持非公党组织建设。提高社区和村级运转经费保障标准,确保 2017 年下半年社区工作人员和村干部待遇大幅提高。全年安排社区运转经费 1484 万元,平均达到 51 万元 / 年 / 个;安排村级运转经费 307 万元,村均高于省定标准 5 万元 / 年 / 个。
(三)深化财政改革,激化财政活力
1. 强化预算编制改革,提高预算执行效率。 严格划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将原来列入项目支出的部分个人工资福利等支出和单位运转经费全部移到基本支出,压缩部分项目支出,制定科学合理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重点保障人员经费和运转经费。科学区分部门项目预算和全区性项目预算,制定完善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项目预算资金审批、拨付流程,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
2. 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扩大公务卡结算范围。 进一步简化国库集中支付手续,提高无纸化办公程度,最大限度地保证预算单位在办公室完成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严格公务卡使用情况考核,减少授权支付中现金支付量,防范财务风险。规范国库集中支付中政府采购业务的付款流程,确保政府采购应采尽采。
3. 推进公车改革进程,落实公车改革政策。 按政策保留一般公务用车 39 辆,保留执法用车 19 辆,通过公开拍卖处置车辆 67 辆。从 2017 年 11 月开始发放公车改革补贴,并补发 2016 年 11 月到 2017 年 10 月的车补,共 发放公车补贴 570 万元,公车改革政策落到实处。
(四)强化财政管理,不断提高节支水平
1. 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明确规定政府采购金额,指导采购人依法依规进行政府采购。明确政府采购与招投标的界限,防止采购方随意选择,杜绝政府采购漏洞。 全年共完成挂网采购项目65项,成交金额8339万元。
2. 不断提高财政投资评审效率。 创新财政评审中心与社会资源合作模式,通过公开招标建立造价咨询库,完善全区财政评审管理办法及财评工作机制。全年共审计项目 222 个,审计金额 47147 万元,审定金额 34060 万元,审减率达 27.75% 。
3. 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根据管理需要 ,今年将原乡、街道上交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权下放到乡、街道,确保国有资产管理的无缝对接。全区经营性国有资产 2017 年国有资产租金收入 616.96 万元,比上年增长 13% ,平均每平方米月租金比上年增长 17.83% 。
各位代表,在总结 2017 年财政工作成效的同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 我区 一些重点税源户的低速增长和消费税占比较大等因素,制约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二是 财政收入的增幅与 保障民生、工资提标、养老改革、债务付息等刚性支出增幅不匹配,收支矛盾更加突出; 三是 财政管理提高仍有空间, 需要进一步完善预算的约束性,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力度。对此,我们高度关注,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三、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8 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法科学理财;坚持高质量发展新理念,强化收入征管、优化支出与投入;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强化财政管理水平。为打造 “ 湘南地区最具活力的商贸文化中心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按照《预算法》要求,遵循 “ 统筹兼顾、确保重点、勤俭节约和收支平衡 ” 的原则,根据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区经济发展计划及财力协调情况, 2018 年我区预算拟安排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
1.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
2018 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预算安排246900万元,同口径增长5%。
2018 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安排为32418万元,同口径增长5%。按照《预算法》全口径预算安排要求,上级转移支付及专项补助可以预计数52543万元,预算安排52543万元,区级收入预算总数为84961万元。
2.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
2018 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数8496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0974万元(人员经费26869万元和公用经费4105万元);项目支出51487万元,上解支出2500万元。
3 、收支平衡情况
2018 年收入预算为84961万元,支出预算为84961万元,全年预算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
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 800 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 800 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
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 9997 万元,支出安排 9718 万元,当年收支结余 279 万元。
需要说明的是,区本级没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内容,无需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四、完成2018年预算工作的主要举措
2018 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更是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区委中心工作,主动理财,依法理财,高效理财,为我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扎实的财力保障。
(一)“优收优支”适应并引领经济新常态
1. 优化收入征管。 一是加强收入分析 。 紧盯全年收入目标,充分估计、预测各种相关利弊因素的影响,增强财税收入征管的预见性与针对性。 二是加强财源建设。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财源建设资金支持力度,做强商贸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大力培育文化产业。进一步完善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的财政奖励政策,吸引更多的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扎根我区。三是完善税收征收手段。利用 “ 互联网 +” ,推进财税综合平台系统建设,共享财政信息和税收信息。进一步提高纳税评估水平, 集中精力突破选案、分析瓶颈。认真研究私房出租房产税征收办法,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私房出租房产税应收尽收。科学调度税收入库进度,做到均衡入库。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帮助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加大各级各部门协税护税力度,及时掌握税源新动态,营造良好的税收征管环境。四是加大非税收入征管力度。加快非税征管系统的建设,拓展非税收入征管手段。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的流失。
2. 优化支出分配。 一是要切实理顺支出结构的优先保障顺序。 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稳成效、促发展的总体目标,按照支出的轻重缓急和收入进度的先后顺序进行支出安排;把保障民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落实各项惠民利民政策,确保对三农、教育、社保、医疗卫生等民生事业的投入始终达到财政总支出的 70% 以上。二是要着重加大不必要开支的财政削减力度。继续严格控制 “ 三公 ” 经费,确保 “ 三公 ” 经费实行零增长。三是要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政策导向作用。加大对 “ 科、教、文、卫、体 ” 事业的投入,促进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产业结构升级,拓展对新兴服务业、互联网企业及科技成长型、自主创新型等新兴经济体的培育,重视对中小微利企业的扶持。四是要全力助推服务全区大局的重点项目建设。完善专项资金分配方法和监管制度,主动参与项目从立项审查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充分发挥财政绩效评价指挥棒的作用。
(二)加强财政监管建立科学管理机制
一是 加强 “ 以监促管 ” 力度,压缩 “ 三公经费 ” 使用空间,切实加大 “ 三公经费 ” 公开强度; 二是 增强预算法治意识,实现预决算全公开、细化公开内容,强化预算部门内部控制; 三是 推动政府招投标、政府采购全过程信息公开,规范政府采购手续,推进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 四是 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乡街的民生专项资金检查力度,并协同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及 时通报重大检查事项和结果,做到信息互通; 五是 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建立有序的举债融资机制,严格控制债务规模,积极化解存量债务,完善风险应急预案 , 防范债务风险; 六是 严肃财经纪律,整合财税队伍建设,加强对预算法、会计法等财税法律法规的宣传效力,争取各方理解与支持,形成管财理财最大合力,保障资金、干部 “ 两个安全 ” 。
( 三)依靠改革创新增强持续发展动力
一是结合经济新常态,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创新财政发展模式。 加快 PPP 项目推进,有效减轻财力负担。创新多元融资,发挥属地金融机构活力,加强财政与企业合作,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放大金融机构服务属地经济发展的能力。 二是推进新领域改革,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稳定已改领域成效。 扩大财政绩效评价范围,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常规化;强化国有资产管理,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将国有资产收益及时收缴入库;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优化支付操作流程,扩大公务卡结算;进一步严格财政投资评审监管,提高评审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
各位代表, 2018 年的财政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干致强、砥砺前行,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