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教函〔2022〕50号(A类)
关于政协石鼓区五届一次会议
第46号提案的答复
陈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自"双减"政策出台以来,石鼓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国家、省市政策要求,全面落实部门监管职责,将"双减"作为一项政治工作和重大民生工程,列入区政府重要议事议程。充分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健全完善保障机制,积极推进措施落实,全区教育"双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一、我区"双减"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政策宣传持续深入
我区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区委统战部部长李一帆任组长的"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双减"工作部署会议,全面解读文件,分解任务,从教学质量、日常管理、课后服务、校外培训机构四个角度对"双减"工作进行部署。2021年11月,由区委办公室牵头,组织开展了石鼓区"双减"工作落实情况调研,利用两天时间,走进城乡学校,走入培训机构,走访学生、老师、家长、培训机构负责人,深入了解我区"双减"工作开展情况,认真收集做好"双减"工作的对策、建议,形成针对性强、操作性高的调研报告,以督促指导辖区各学校更好落实"双减"政策。
各相关部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媒介,积极搭建交流分享平台,广泛宣传解读"双减"政策,合理引导预期,积极争取家长、社会支持配合。同时为了让"双减"政策落地生根,各校广泛宣传,家校合力,为孩子们"减负"助力添瓦。
(二)关注课堂提质,优化作业减轻负担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因材施教,为引导我区各中小学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作业减负的真招实策,向课堂要效率,提高作业质量,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2021年11月,我区教育局面向区内各中小学开展了"双减"背景下优化书面作业设计的专项调研;2022年6月,举办了石鼓区中小学"减负提质"教学研讨暨经验分享、成果展示会,历时四天的活动,各学科共展示优质课17节,优秀作业案例8节,成果展览47项,并同期举行了中小学"减负提质"优秀作业设计展示暨案例分享活动。
(三)开展课后服务,学生需求有效满足
根据"双减"政策,制定印发《石鼓区关于新一步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试行方案》和《石鼓区中小学第一批课后服务承办企业(机构)遴选工作实施方案》,确保课后服务在我区全面铺开。每学期开学初,教育局都对全区30所中小学的课后服务方案进行审核,督促各校规范开展课后服务。2022年2月23日、3月7日区政府陈沧副区长组织开展了石鼓区"双减"工作调研座谈会。会上,各校对上一阶段的课后服务工作作了详细深刻的总结,将好的经验做法进行推广,对在课后服务开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与困难进行了交流,并一起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下一步更好的开展课后服务提供有益参考。
同时为落实中央"双减"工作部署,确保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劳有所得,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暂行办法》(湘教发〔2021〕52号)及《关于衡阳市中小学课后服务有关事项的通知》(衡发改价费〔2021〕28号)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石鼓区2021年秋季课后服务费分配方案》,遵循一校一案原则确定教师课时费标准,对达不到最低标准的学校予以财政补助,2021年秋季对云旭山联校、灵官庙小学、松梅小学等薄弱学校均给予了财政补助。2022年区财政安排了130万元预算用于课后服务补助。
(四)突出从严管理,校外培训全面规范
我区着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平台建设、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等方面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取得阶段性成效。并在区教育局成立了校外教育培训监管股,区教育局民教股加挂校外教育培训监管股牌子。2022年1月27日,下发了《中共石鼓区委办公室石鼓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石鼓区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任务清单>的通知》(石办发〔2022〕2号)。一是停止审批机构。实施"双减"以来,我区未审批一所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和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截至目前,暂停了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审批。二是尽力压减机构。"双减"前,我区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22所,其中,注销6所,转型3所。经多方努力,压减机构数量后,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13所。三是推进"营改非"。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必须注册为非营利性要求,我区"双减"前,已有4所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注册为非营利性机构,"双减"工作启动后,其余9所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需"营改非"。为了加快办理,教育、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营改非"办理联动机制,实行快办优办,于2021年12月31日前完成了现存的9所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营改非"手续。四是开展专项整治。2021年9月16日,中共石鼓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石鼓区校外培训机构"整治规范月"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石教小组通〔2021〕1号)。2022年1月18日,印发了《石鼓区整治校外违规培训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石教小组通〔2022〕1号),从规范办学资质、规范收费管理、打击非法无证办学、查处变相面向学龄前儿童展开线下学科类培训等方面全面从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查处非法无证培训机构19所,已关停13家,6家限期整改。公布黑白名单,引导有需求的学员和家长理性选择培训机构。五是化解防范风险。全面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保护学员和家长合法权益。指导各培训机构建立健全退费机制,明确退费流程,备案培训老师、学员信息。宣传、网信、公安、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了"双减"风险防范联动机制,及时进行舆情监测,处置负面舆情。对社会不良反应强烈的校外培训机构实施"三重"管理,即重点盯防、重点督查、重点管控;向社会公示了石鼓区"双减"问题监督举报方式,及时发现校外培训机构的潜在风险。
二、下一步打算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双减"良好氛围。充分利用主流媒体、网络平台,加大"双减"政策宣传阐释力度,积极总结推广"双减"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引导家庭、学校、社会各方转变理念,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建立健全家校育人机制,通过家委会、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多方加强家校沟通,明确家校育人责任,努力凝聚减负共识,防止学校"减负"的同时家长"增负"。
二是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坚持"一校一案"原则,指导农村学校、小规模学校修改完善课后服务实施方案,适当缩短低年级学生课后服务时间,确保与农村生产生活实际相衔接。规范课后服务内容,指导教师为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拓展,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积极探索教师"弹性上下班"和减轻教师非教学类负担长效机制,合理安排教师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切实调动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充分利用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服务场所,积极探索社会志愿者、专业人士到校提供专业辅导机制,增加课后服务校外资源供给,拓宽课后服务渠道。
三是规范作业管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坚持"科学定制、分层设计"原则,引导教师针对学生学习成绩、学习兴趣等不同情况,精选作业内容,分层、弹性布置作业,保证作业设计、布置符合课程标准、符合学生发展特点。加强作业指导批改,充分运用作业分析学情,有针对性地做好答疑辅导,引导学生进行精准反思、查漏补缺、诊断改进。做好作业反馈,鼓励学生定期向家长展示作业,让家长掌握学习情况,认同课后服务效果。
四是加强师资建设,切实提升教学水平。发挥课堂教育主阵地作用,着力深化教研教改,引导教师强化教学基本功训练,创新教学模式,加强教材研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积极引进音乐、体育、美术等紧缺型教师,组织教师参加科普、文体、艺术等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综合能力,进一步满足课后服务专业化指导需求。加大优秀教师交流轮岗力度,推动优质师资均衡配置,完善结对帮扶机制,积极推动城乡间、学校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辐射,进一步缩小校际教育资源配置差距。
五是加强监管力度,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坚持"科学、法制、规范"思维,严格各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积极引导校外培训机构发挥师资、技术等方面优势,把培训重点放在学生兴趣培养拓展上,积极为学生提供特色化、差异化教育培训。强化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严格审批登记,全面落实"黑白名单"、信息公开等制度,加强教师资格、培训教材、培训课程等方面管理,防止学科类培训反弹。加大整治力度,定期开展联合检查、明察暗访,督促落实消防安全、疫情防控等措施,加强预收费风险管控,严查变相培训、虚假宣传等行为,加大通报曝光力度,有序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感谢您对石鼓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石鼓区教育局
2022年7月13日
责任领导:谢炜 魏宏志 承办人:刘利红 罗丹阳
联系电话:8177113
公开情况:公开
抄送:区政协提案委,区政府办建议提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