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通知公告

【青山街道】2021年青山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

来源: 青山街道      发布时间:2021-11-25 11:08     

2021年青山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


青山街道全面贯彻市、区有关文件精神,认真开展法治乡镇(街道)创建工作,逐步提高人民群众法律素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法治管理水平得到逐年提高。现将法治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青山街道基本情况   

青山街道位于石鼓区中心部位,东起蒸阳路与人民街道相连,西靠蒸湘北路与蒸湘区接壤,南连解放路与雁峰区交界,北临明翰路与潇湘街道相邻,是石鼓区经济、文化、商业中心。下辖6个社区:牛角巷社区、西湖新村社区、西湖二村社区、西湖一村社区、青山街社区、船山路社区,面积约2.65平方公里,街道总人口41727人,其中常住人口30265人,流动人口11462人。南华附一、市住建局、团市委、市二中、衡阳电大、西湖饭店、中建衡阳中心等多家市、区行政、事业单位及大型企业坐落我街辖区。

二、工作开展情况

青山街道以“建设法治青山,构建和谐社会”为抓手,以增强居民民主法治观念为切入点,以抓好法治建设、普法宣传、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为着力点,规范依法行政行为,积极探索长效机制,居民法治观念进一步增强,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初步形成“遵纪守法、安定团结”的良好氛围,有效促进全街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街道党政一把手充分履行法治街道建设主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职责,把履行推进法治街道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摆在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坚持把法治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社会工作同部署、同规划、同考核。

(二)加大普法力度,提升学法守法意识。

一是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制定全年普法规划,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动完善街道、社区普法工作机制,实现基层普法工作立体化、全程化、精细化。不断深化“法律六进”活动,聚焦防范金融风险、关爱未成年人、疫情防控等,深入开展“6.26禁毒宣传”、“未成年人防溺水”、“防范非法集资”等主题普法活动。辖区内中小学兼职法治副校长配备率为100%。二是丰富普法宣传教育载体。推进精准普法、智慧普法、互动式普法,在西湖一村社区打造竹林路普法文化阵地。创新普法形式载体,加大新媒体普法力度,在和美青山公众号上,增加普法板块,增强普法工作的渗透力、感染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形成尊法学法的良好法治氛围,使民主法治成为广大居民的行动规范和行为准则。三是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党员干部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未发生因干部违法违纪或党性作风问题查处不及时而发生的集体上访或群体性事件。党政主要负责人近三年未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等违纪行为被查处。把学法纳入党工委中心组学习内容,街道机关及社区干部学法考法参学率为100%,学法积分合格率100%。

(三)提高基层依法治理水平,夯实民主法治基础。

坚持法治创建“一盘棋”,以法治街道创建为抓手,纵向上统筹推进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法德家庭等联动创建;横向上全面推进法治机关、法治校园、诚信守法商铺等联动创建,将法治创建触角延伸到最基层,贯穿到法治建设全过程。一是依法有序引导居民自治。青山街道西湖一村社区坚持依靠居民、依法有序组织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根据居民提出的诉求,提供特色化、精准化服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打造我市第一个无物业居民自治小区,成为老城区居民自治型物业管理小区标榜。西湖一村社区从社区文化底蕴、资源优势、地域特点出发,围绕社区实际情况,广泛征求居民群众对于社区服务发展及《居民公约》、《居民自治章程》可行性建议,拟定社区自治制度。青山街社区搭建“智慧社区”平台,积极化解老旧小区停车问题。社区公交公司院内,推行了自主化管理。成立了自治化管理临时党支部,以临时支部为桥梁带动院内居民住户成立自治化管理业主委员会对原有的开放式院落进行半封闭统筹管理,通过近3个月的筹备和2个月的试运行,目前院落车辆停放有序,后期将深化运行合理规划开放外来社会车辆停放时段分流减轻周边停车压力。二是居民公约促进社区规范有序。充分落实发挥街道社区顾问律师作用,对居民公约、业主大会章程等进行修订,确保合法合规、有操作性。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法律释义讲解,将法律与公约结合起来,规范社区居民社区活动和生活,激发居民自我管理热情。组建居民代表大会、居民议事会、居民理事会、居民监事会等自治组织机构,进一步完善社区重大事项的基本制度,从提议、决议、践议、督议全程参与,从居民的根本需求上出发,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多措并举创新基层治理体系。优化街道综治中心和雪亮工程,健全街道、社区、网格、楼院、楼栋五级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化解网络。加强治安巡防队伍、在辖区内开展“6分钟步巡圈”治安巡逻防控工作,实现街道、社区、单位三级联动,第一时间预防,第一时间出动,第一时间处置,构建起全民物防、技防和治安流动巡逻的治安防范体系,进一步提升了公众安全感。打造青山街道“快速反应”队伍,配备20台电动车,对辖区突发紧急事件,快速反应快速处理。重拳出击做好禁毒工作。积极推动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狠抓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实际管控率一直位居石鼓区前列。形成了一套具有青山特色的处置群体性事件工作方法——“一二三”工作法,积极化解信访积案100余件。未发生一起因矛盾纠纷调处不及时或调处不当引发集体上访或群体性事件。

(四)坚持依法行政,全力建设法治政府。

在完善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坚持依法行政,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深入推进“法治街道”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一是探索“一引领,多结合”工作法。整合工作职能,提供综合服务,争取一站式解决群众法律需求。在化解矛盾工作中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在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中开展社区矫正、普法宣传、矛盾排查、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工作,进一步提质增效,使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法律服务。二是创新城市精细化管理模式。率先开展“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综合整治模式,实行错时错峰整治与常态巡查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对学校周边、重点部位采取错时错峰值守,提高路段管理标准,实行精细化管理。采用“七二一”工作法,坚持“70%的服务+20%的管理+10%的执法”,对占道经营的流动摊贩实行“考试学习”法,先集中学习,再更换角色换位思考。推出让违规摊贩体验城管工作的“新式罚单”,人性化执法”,大幅度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