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先进典型

党的光辉照我心——老党员邝阮澄访谈录

来源: 信息公开目录      发布时间:2014-05-21 15:52     

  5月9日的上午,天空阴沉,好像会有大雨,我来到同心路社区已经9点多了,到了社区我简单的向社区主任说明了来意,希望能够到困难群众、老党员、老干部家去走访一下,了解这里群众的真实想法和实际需要。我和社区的工作人员带着区里发的“致全区人民的一封公开信”和民情日、民情台账就这样出发了。

  我们接连走访了五户后,来到了老党员邝阮澄家里。走进屋里,老人正戴着老花镜看报纸。这是邝老几十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邝老1930年出生,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在已经84岁了,老人耳朵不灵便,腿脚也不利落,可他声如洪钟,体态魁梧,精神十分炯烁。我们一坐下来,就开始聊开了。

  谈现在的生活——平平淡淡却自由自在,耄耋之年,时刻关注党的工作。

  我问老人家里人的情况,老人放慢了语调,眼神略显哀伤,说自己是衡阳市运输机械厂的退休干部,儿女还有孙辈都各自安了家,他们家算是四世同堂了,老伴几年前已经过世,老人独自生活在这间30多平方的老房子里,和这里的大多数居民一样,老人住的都是厂里改制以后遗留下来的福利房,外面是粗糙发暗的红砖。屋里摆放着一张年代久远的木床,一张竹子做的躺椅,一张桌子,虽然只有几样简单的家具,也让人感觉到房子的拥挤。可老人生活卫生十分讲究,从地板到餐桌,房子收拾的十分干净。对于生活,老人有自己的理解,他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一个人住好些,自由方便,子女每天也会来送饭菜,对自己蛮孝顺,生活还算安逸。和走访其他居民一样,他先是介绍了我们这次的来意,宣传一下党内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实是没有这个必要的。老人说自己天天看电视、读报纸,知道活动的主要围绕“为民务实清廉”开展,还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号召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焦裕禄精神,街道开展的集中学习他全都参加了,他说他非常关注我们党,还告诉我们《焦裕禄》自己已经看了两遍,《毛泽东》他看了三遍,对这些老电影他打心里喜欢看。

  谈征求意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我问老人,对我们街道和社区的工作作风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老人很爽快的告诉我们,没有意见和建议。这个回答让我们很是失望。后来老人解释说,自己是不了解我们的工作情况,不愿意,也不能够发表意见。他怕我们误会他不敢提意见,进一步解释说,自己是十分喜欢提意见的,这是他的天性,他以前就是厂里的纪委委员,喜欢提意见,敢提意见是单位出了名的。老人信奉毛主席的那句话——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诫。但是提意见一定要讲事实根据,当面不说,背后议论是自由主义,有意见不提是好好先生,没有根据的意见不好提。

  家里人对邝老提意见很不以为然,个个说他是个死心眼,眼睛里容不得沙子,是个认死理,一条道走到黑的人,转业回来在市运输机械厂干,在厂里他干工作出了名,提意见也出了名,厂里的人都快被他得罪光了。

  一开始,邝老在厂里当纪委委员,有一次,厂里有个职工在厂里偷了一桶油漆,让保卫科长抓住了,还捆绑着关了起来。后来这个职工把油漆还了回来,职工的父亲对工厂的粗暴处理十分不满,写了个诉状交到厂里的纪委,向厂里讨要说法。可是厂里的纪委书记不但没有理会这事,还将控诉信交给了保卫科科长。他当时就指出纪委书记的不是,说这种做法有悖组织原则,说得重点就是官官相护,伤害了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弄的纪委书记找不到台阶下。

  厂里有个武装部长,福建人。一次从福建老家回来,进了一批标准件。从数量上来说,这批标准件足够全厂用上十来年,从质量来书,有一半的标准件不合格,是废品,完全不能用。可气的是这个武装部长,还此地无银三百两,特地要老家的那个厂家打了证明,说明自己没有收礼、没有请吃饭。厂里的职工对此议论纷纷,为什么衡阳有两个这样的标准件生产厂家,价格上又没有高,要大老远的进一些废品,给厂里带来了多大的经济损失呀,这明摆着是利用关系,以权谋私。邝老义愤填膺,又找到纪委书记。又向书记建议了,说纪委的职能本来就是要把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面对此事,不能当聋子的耳朵——做摆设。他请求厂里纪委要立案调查,要严肃处理这件事,要为厂里的职工撑腰。可是哪知道纪委书记坚决不同意,跟他说,这个事情纪委没有立案,要自己别去发表意见。还开导起自己,说这种拉关系走后门是全国大气候,我们纪委是小气候,小气候改变不了大气候,我们管不了,也管不尽;说胳膊拗不过大腿,别人是领导,一般的职工搬不倒他,我们不要尽干些得罪人的事;还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纯洁是相对了,不纯才是绝对的,要看开一点,见怪不怪。邝老感到十分失望,认为厂里的纪委只是徒有虚名,立马就辞去了这个职务,他主动申请干起了老本行,在厂里的职工学校当一名语文老师。

  谈教书育人——正人先正己,育人先育德,时刻和错误作斗争。

  邝老在这个职位上算是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带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生。他所在的班级,成绩名列全市前茅。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市里的,省里的,不知道评了多少,1986年还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我迫不及待的对邝老说,想见识一下这些证书。邝老说,很多证书被厂里拿去展览了,厂里还给他2000块钱,很多证书现在还没有还回来。

  邝老接着说,原本以为离开了纪委就不会得罪人了,当了老师,还在继续得罪人。一次,厂里第一次公开招考干部,他是考官,出了个作文题目叫“招聘的启示”,要求写议论文。个别考生理解错了题意,看成了写一篇招聘启事。厂里有个供销科长,文笔很好,但是离题千里,把它写成了一篇招聘广告,邝老给了不及格。厂里干部科的一位女干部,文章也很有文采,但是文过饰非,也没有及格,后来这位女干部威胁他说自己是干部科干的,到时候你也会有事求我,要求邝老把成绩改过来。邝老义正言辞的对她说,自己是严格按照考试评分标准来的,试卷可以进行公开,成绩绝对不能更改。女干部也就只好作罢了。还有一次,职工学校招聘一批年轻老师,参加考试的有很多是这里的干部子弟,大部分是自己的学生。结果他监考时一眼就发现,这些人大多数都是请人代考。于是他当即就没收了代考人的准考证,取消了这些人的考试资格。结果引起了这些人的围攻,拉扯衣服的,威胁的,辱骂的,邝老再一次义正言辞的说,我是来监考的,谁破坏规矩、就要取消谁的考试资格,今天谁敢动手,就谁来负责。这件事后来轰动了市教育局,邝老的“威名”也远扬了。

  邝老总结自己这一生,是一直在与困难和错误作斗争。不是为了荣誉,为了名声,为了出风头。而是党性使然,是发自内心的,每一次提意见,得罪人,自己都没有考虑过后果,是毫不犹豫的去说了,去做了。到现在他也无怨无悔。他说自己现在时常半夜里醒过来,总在检讨自己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做好。

  谈革命经历——执着追求革命真理,始终与党和人民站在一起。

  说起革命经历,邝老非常的自豪,说最想要感激的是在岳云中学学习的等段时间,那里是自己革命意识启蒙的地方。当时他只有十七八岁,正是解放前期的样子,是黎明前的黑暗。那时的衡阳共产党都只能在地下活动,入党要接受各种各样的考验,自己那时候只是个共青团员。因为战乱,湖南师大、南华女校暂时迁到岳云中学附近。三校的共产党员成立了地下党支部,当时的地区党支部书记叫陈鹤年,邝老作为一名的共青团员,时常冒着生命的危险参加各种秘密宣传,贴标语、散发传单、组织游行示威,后来他还参加了衡山白果的剿匪运动,减租减息,反霸运动。虽然是战乱,但对党的理论学习却更加紧张和努力。老人说他们那时候的学习都是躲着秘密学习,学习党的文件、毛泽东的理论著作。《论联合政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等等文章书籍像基督教的《圣经》一样宝贝。那时也没有复印机、打印机,全凭手把手抄学,根本没有现在群众路线的学习条件。但是那时候对我们党,对毛主席正是打心眼里崇拜,把毛主席和党的教导已经融化在自己的生命血液里,对党的深信不疑。

  初中毕业以后,邝老听说解放军部队在长沙招老师,那时候对革命军人特别崇拜,他和几个同学凭着两条腿连夜从衡阳赶了几天几夜的山路到长沙报名参加了考试,在1000多个报名考试的考生里,他得了第二名,后来就到了中国最北的省黑龙江二七步兵学校,当了一名部队里的老师。他的学员多数都是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九死一生,立过战功的老革命,但因为出生贫寒,很多人肚子里没有什么墨水,抗战胜利后,他们要管理国家事务,所以被派往这所学校学习。在这所学校里他们要用一年的时间学完三年的初中文化内容。主要是教他们写汇报、请示、请假条、战斗故事一类的十分实用的文体。这些首长学习劲呀,真是让人佩服,没日没夜的学,学习相当拼命。起初,有些学员来这里学习,带着老婆孩子,还有勤务员,警务员,一人一个小单间,老师的授课也是一对一方式,学习和生活上受到极大的照顾。后来黄克诚将军来这里做思想工作,说这样是官僚主义作风,要不得,结果随同的老婆孩子、勤务员、警务员都回去,一人一个单间改为了四个人住一个房间,一对一的授课方式,变成了一个老师教30个学员。虽然他们作为老师,比这些学员年纪小、职务低、经历更没有学员的丰富,但是按照部队的要求,学生见了老师都要行礼,这个规矩首长们一直没有去破坏。那时候领导干部十分淳朴,穿的都是补了又补的旧衣服,吃饭都在大饭堂子里,没谁去搞特殊化。当时他年纪很轻,部队里没有机会找对象。而这些学员都是医院、文工团的领导,单位女同志比较多,学校的领导就给他们这些学员下命令,老师负责教好你们的文化课程,你们要给老师找好对象,这是一项政治任务。邝老边说边乐,说自己的老伴就是一个学员给介绍的,帮忙介绍的学员是当时吉林省一个军区的政委,少将军衔,以前是木匠出身,家里的家具木桶都是自己造子自修,生活朴实的很。在很多方面这些学生也是自己的老师,老师教学员文化,学员教老师的党性修养。至今他还特别怀念,特别感谢在部队里的日子。

  谈中央领导人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唯顺天理,得民意,行大道,则人心安,国昌盛。

  他竖起了大拇指,很高兴的回答我们,对这一届党的领导人特别是习近平十分佩服,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十分赞赏。他给我们讲,这一届党政班子确实不一样。就像彭丽媛唱的那样,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新一届中央党委政府民生工作做得相当好,狠抓落实,自己打心眼里庆幸,我们的党越来越好,越来越为民着想。他说,党的领导干部无论什么时候心里都要装着老百姓,这是革命先辈下来的传家宝。共产党千万不能离开老百姓,老百姓很实在,谁对她好他都记得。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为什么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最后会兵败如山倒,而共产党却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心向背是决定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

  邝老对党有着极深的感情,情到深处,说话激动的微微发颤。老人对我说,我真的非常感谢培养我的党,感谢党的军队,感谢厂里的职工和群众,也非常感谢我来走访,说这么多年来党还是没有忘记他。

  临别前,我请邝老为我在民情日记本上留一句话,勉励我的工作。老人欣然答应,说自己老了,手写字不方便,然后就拿着我的笔,在本子上,颤颤巍巍,但十分工整的写上——“永做人民的贴心人”。

  后记:“入党为什么?为党干什么?”这是我们在学教活动中讨论过的话题。今天我在邝老这里找到了完整的答案。我为这位老党员的事迹和精神深深感动着,他的忠诚、他的勇气、他的淳朴、他的坚持、他的不怕得罪人,他对党的那份饱含感激的深厚情意。让我惊叹、让我崇敬,让我感受到积聚着强大力量的党性光辉。这道光辉已经照进了我的心里,温热了我,也教育了我;让我感到羞愧,也让我更加精神抖擞;这道光辉诉说着党的过去,也昭示着党的未来,让我们对党和党的事业坚定了必胜的信念,也让我们可以更加自信的走在群众路线的康庄大道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