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先进典型

无私奉献 播种公益之花--记合江村社区退休女工伍嗣芳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5-14 15:32     

  伍嗣芳,女,衡阳市南方化工厂退休职工,现年66岁,家住五一路181号,伍嗣芳同志依靠勤劳致富,现退休在家安享晚年。近十年以来,她积极参加社区建设,热心社区公益事业,凭借个人力量一点一滴地坚持做好事、做善事。

  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社区刚成立时,由于人手有限,经验不足,有些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伍嗣芳主动与另外二位老年姐妹每天在社区内义务值班,负责接待居民的来访,对来访的居民,不管男女老少,事无巨细,都热情接待,耐心解答居民提出的问题,直至群众获得满意的答复。为了不影响社区居民的白天工作,她经常利用晚上时间上门服务,协助居民办理《暂住证》、《流动人口婚育证》等等证件的前期准备工作。

  她还十分关心计划生育工作。主动向社区计生专干学习一些办证程序,她在深入居民家庭的时候,主动宣传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广泛宣传新型婚育观念,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新婚育新风尚,摒弃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的旧观念旧思想。主动给社区主任及计生专干汇报育龄妇女的婚、孕、育情况,为社区的计生工作取得了第一手资料。每次入户,她总是把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告知住户,以便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久而久之,她与社区居民的关系近了,居民有什么难处,都喜欢向她倾诉。

  2010年5月,社区成立了治安联防队,由于伍嗣芳平日喜爱帮助别人,被大伙推举为队长,带着一群臂戴红袖章的老头老太在小区巡逻。

  去年7月,南方化工厂家属区发生了一次盗窃事件,治安联防队马上就加强了该地段巡逻。一天傍晚,伍嗣芳发现一男子神色紧张,鬼鬼祟祟,马上加强了警惕,上前盘问,男子见势不妙,拔腿想逃,但被伍嗣芳等几个巡逻人员一把抓住,几名老人一边将男子围在中间,一边报警。自此之后,该路段平安无事。“就是帮着邻里有个照应,有个小病小灾的伸个手。”伍嗣芳轻描淡写地说。然而,据笔者所知,从治安联防队成立至今已抓获3名窃贼,协助公安机关处理治安案件多次。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2012年,社区居民何秀英老人的两个儿子刘健、刘杰相继去世,小儿子刘健因病去世,大儿子刘杰因车祸遭遇不幸。家里只留下痛不欲生的三个女人(刘杰的妈妈、妻子、女儿),本来就身体欠佳的何奶奶一个月之内痛失俩个儿子,突然失去了精神支柱,加上没有经济来源。痛苦和打击使这位老人生不如死,几度萌生自杀的念头。伍嗣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唯一的办法只有多陪陪刘奶奶,她放下家务事,去老人家里更勤了。有时一去就是半天。耐心的安慰、劝导,就像亲姐妹一样为她煎药、做饭、搞卫生,送去水果、点心等。“她就像我的亲姐妹,没有她的照顾陪伴我活不到今天!”早几天笔者在社区遇到何奶奶,何奶奶饱含泪花的说。

  爱心传递,倡导和谐。虽然风风雨雨十年过去了,伍嗣芳也已经两鬓白发苍苍,但她依然默默地为社区群众做自己的贡献。去年,伍嗣芳发现社区文体活动较少,就积极与邻居老年姐妹联系,组建了南方化工厂老年舞蹈队,并主动承担社区民间组织的文体排练活动,带着社区的退休老人蹦蹦跳跳,唱唱笑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为了节目能上质量,总是带着老姐妹们练了又练,经常还要一个人在家里琢磨舞蹈的动作。 在这种无私奉献的爱心感染下,舞蹈队的成员由当初的几人发展到现在的20多人人;项目由当初的单一舞蹈,发展到现在的舞蹈、腰鼓、合唱等综合性民间团队;活动内容由当初的自身娱乐发展到现在的双拥、科普、文体、文明礼仪、邻里互助等社区服务。

  前段时间社区饮水机坏了,她不厌其烦每天烧好一壶开水送到办公室。社区工作人员因加班中午不能回家吃饭,她一次次上楼喊到她家吃饭,事后还不准我们给饭钱,谁给她跟谁急。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展现的是伍嗣芳发挥余热的热情;一场场文娱演出的背后是伍嗣芳辛苦付出的成果;一次次为社区居民奔走办事的耐心凝聚的是伍嗣芳急居民之所急,想居民之所想的真心。在如今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我们需要更多像伍嗣芳这样团结群众,关心群众、帮助群众的“活雷锋”。

 

  合江街道合江村社区:吕立新

  2014年5月9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