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区委组织部、编办联合支部的全体党员干部集中观看了电影《焦裕禄》,电影讲述革命烈士焦裕禄在河南兰考县工作的故事。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作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他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大家看完影片后获益匪浅,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学习焦裕禄精神。
一是尊重理想,勇于担责。焦裕禄同志在生命的弥留之际,念念不忘人民群众,念念不忘党的工作,表现出他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更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度责任心。责任好比宝石,它在无数光影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灿烂。既庄严神圣,又朴实沉重。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之披肝沥胆、呕心沥血。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心忧天下的责任;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忠贞事主的责任;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是“吾曹县令”的责任;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精忠报国的责任。正是因为他们怀着满腔热血,忠于职守,不辱使命,才创造了不朽功绩,留下千古美名。时下,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种人,他们不计名利地位,不计个人得失,勤勤勉勉,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工作,他们是一批真正有信仰、有责任感的好同志,是党的事业的中坚。然而,也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对自己要求不严,标准不高,工作中粗枝大叶、敷衍塞责,让群众失望。在我看来,这些人不缺乏干好工作的能力,也不是个人品质出了问题,之所以事与愿违,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缺乏责任心。他们不懂得尊重自己的理想,也不懂得怎样对自己负责,对领导负责,对集体负责,他们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即使是小的责任心的缺失,如果不能及时补救,也会殃及集体。责任是品格,是习惯,是使命,是动力,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会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只有为理想和事业执着追求的人,才能使自己的心灵走进更加广阔的天地,体验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为集体为社会做出更加突出的贡献。
二是坚持实事求是,用权为民。焦裕禄精神最基本的价值元素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人民是价值主体,各级领导干部则是实现人民价值的工具。在任何时候,这都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正确处理利益矛盾中必须坚持的价值原则。比如在各级政府的招商引资活动中,在新农村建设大拆迁过程中,每一项工作都涉及政府、官员、开发商、群众四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当政府增加财政收入、官员提升政绩形象、商人追求利润最大化、群众要求不损害利益四者出现矛盾时,各级领导干部是否都能做到尊重人民群众的利益主体、权利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合理利益诉求,体察群众情绪、倾听群众呼声、代表人民利益呢?这是对我们的严峻考验。有些干部宗旨意识不强,一事当前首先考虑个人利益,对群众的疾苦和诉求漠不关心,麻木不仁;有些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热衷于搞政绩工程,做表面文章,一味考虑自己的升迁;有些干部大搞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腐化堕落变质;有些地方政府动用警力强制征地拆迁,用专政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等等;都没有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种情形与焦裕禄亲民爱民,总是在群众最困难、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排忧解难,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精神相比,是何等的渺小和卑劣。邓小平同志曾说过的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他说:“为什么过去很困难的局面我们都能渡过?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干部、党员同人民群众一块苦。”广大党员、干部如能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一刻也不脱离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心实意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同人民群众一块艰苦奋斗,这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风险都是可以克服的,我们的事业也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反之,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但党同人民的关系却越来越疏远了,党执政的基础越来越松动了,这样一来,经济成功了又有什么意义?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有序开展,我们党员干部应对照“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实事求是,改进作风,为民办事。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甘共苦,同呼吸,共命运。
三是坚持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焦裕禄同志肝病发作时,习惯用左手按着时时作痛的肝部,或者用一根硬东西顶在右边的椅靠上。日子久了,他办公坐的藤椅上,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一位领导提出一个装潢县委领导干部办公室的计划,建议将桌子、椅子、茶具换新。焦裕禄提了一个问题:“坐在破椅子上不能革命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办公也越来越趋向现代化和自动化,领导干部的办公条件得到提高和改善乃情理之中。但一些机关办公室出现的装修“攀比风”令人心寒,如果说配置电脑等用品尚属必要,但工作效率与办公室是否豪华、与桌椅的贵贱似乎并不成正比。领导和普通办事员为什么不能使用同一标准的桌椅呢?当年的领导坐在破椅子上能干革命,今天的领导坐便宜点的椅子和沙发上也不至于影响工作。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焦裕禄精神的主要内容之一。同焦裕禄同志所处的时代相比,我们今天的环境和工作条件已不再艰苦,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这是否意味着,现在就不需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了呢?当年焦裕禄同志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已经解决,但新的矛盾和问题又出现了。生态破坏、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看病难、上学难、买房难以及失业、贫困等,使得我们现在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比原来更复杂、更艰巨,解决起来难度也更大。面对这些矛盾和问题只有更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顽强拼搏、开拓进取、自强不息,才能跟上时代不断前进的步伐,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艰苦奋斗精神的核心内容应该是“奋斗”,即顽强拼搏,开拓进取,自强不息。不管环境怎么变,坚持“奋斗”的这股干劲不能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