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8-02-28
(肖百平委员代表区政协经济界别发言)
我区近年来持续发力,将农贸市场建设和管理提升到政治高度来抓,通过优化农贸市场布点、推进市场内规范布局、回购市场所有权等一系列措施,成效显著。加大市场管理力度,居民购物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种类更加丰富,食品更加放心,居民的满意度增加、获得感增强。
2017年,区政协组织委员对我区农贸市场进行专题调研,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市场发展不均衡。有些市场人山人海,有些市场门可罗雀,居民宁愿多跑路而不愿就近消费。二是停车难问题依然存在。市场停车难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造成市场内人车混杂,加剧了高峰时段的拥挤。三是日常管理不到位。有些市场存在“脏乱差”,突击迎接检查痕迹比较明显。带着这些问题,合江街道政协联工委组织委员对人气最旺的易赖街市场进行实地调研,发现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不是市场地理位置的问题,也不是硬件设施的问题,而是管理团队的问题,是管理能力的问题,是管理制度的落实问题,是对市场的定位问题。
我区农贸市场如何适应新形势,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对生活品质的更高追求,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探索连锁经营新方式
农贸市场事关群众的“菜篮子”,经营管理介于公益和商业之间。纯粹当做公益事业来做,经营管理者无利可图,没有可持续性。但纯粹将市场经营管理当做生意来做,偏重“利”的追求,这些“利”,势必会由群众买单,最终造成市场冷冷清清、难见人影的局面,这样的局面群众不会答应,政府更不会同意。市场经营管理理念的定位对一个市场的成功至关重要,但是前提是必须有一个好的经营团队。
建议借鉴连锁店的模式,由政府组织遴选经营管理成功团队成立一个或几个“总店”或者“集团公司”,采取加盟连锁经营方式将全区农贸市场并入“总店”或者“集团公司”。这样做的好处有以下几点:一是可以大范围统一经营理念,统一管理模式,推广成功管理经验。二是保持现有经营管理权的相对独立,不会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经营管理格局,便于推广,见效快。三是使成功经营团队的人才优势得到发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这样,对提升我区农贸市场管理水平,平抑菜价不无助益。
二、寻求第三方监管新模式
建议借鉴建筑行业监理模式,政府将市场的监管部分职能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监管,第三方机构对市场经营团队进行日常监管,定期将结果向政府报告,作为政府对市场评价考核以及处罚的依据。并且,第三方机构只有监督权不授予行政执法权,只对政府负责。
三、摸索业主监督新点子
建议借鉴物业管理模式,选取部分摊主和消费者成立市场业主委员会,建立业主委员会微信群,方便信息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业主委员会对政府负责,对市场经营者违规行为进行日常监督。
四、趟出媒体新路子
建议通过建立信息发布台,将区内市场主要商品信息及时发布,起到平抑菜价作用。探索在各市场醒目位置建立信息发布台与建立手机公众号捆绑,及时发布各市场主要商品的动态信息,平抑菜价,让老百姓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