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石鼓百业兴。
春节假期刚过,石鼓区干部群众已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热火朝天地推进项目建设,演绎着项目建设的“速度与激情”——
来雁新城项目党员干部奔跑在一线加快推进征地拆迁;华耀城已经运营的交易广场和糖酒副食市场开门迎客,商务酒店工地上机器轰鸣;总投资25亿元的雁栖湖公园正如火如荼地全力推进建设……
在这些“大块头”的领舞下,2017年石鼓区项目建设“舞姿蹁跹”:全区实施重点项目105个,完成投资111.2亿元;市重点项目30个,完成年度投资62.4亿元,均超额完成投资任务。
一个个大项目的梯次推进、滚动发展,为石鼓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去年,该区五项主要经济指标,四项位居第一:GDP达159.10亿元,增长9%,增速全市第一;财政收入23.84亿元,增长7.8%,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5%,四城区第一;固定资产投资155.87亿元,增长9.8%,增速四城区第一。
项目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之策,是振兴实体经济的务实之举。2月27日下午,在石鼓区项目建设动员大会上,再次吹响项目建设的嘹亮号角:2018年,石鼓区全区上下将以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把项目建设作为头等大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投身项目建设的主战场,开创项目高质量建设的崭新局面!
翻开石鼓区2017年重点项目建设一览表,记者发现该区全年实施105个重点项目中,投资过亿的市对区考核项目就有21个,涵盖商贸、基础设施、民生等多个领域,呈现出重点项目量多质优的喜人态势。
“抓发展首先抓产业,抓产业关键抓项目”。石鼓区委书记唐浩然一语道破石鼓区发展的要义。去年来,石鼓区以“打造湘南地区最具活力的商贸文化中心”为目标,依托“全省首批现代服务业示范集聚区”的优势,依靠项目引擎加速“壮大”商贸服务产业,引领石鼓区商贸服务产业迈上集群化、高端化的转型之路,一座现代化的商贸文化新城正强势崛起!
华耀城项目总投资120亿元,是我市获批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后的首个总投资过百亿的服务业标志性工程项目,是省、市两级重点项目,将成为大湘南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成本最低、辐射最广、战略位置最优的现代商贸物流航母。目前,华耀城完成投资60亿元,B2地块酒店及办公楼主体已完工,M5、M6交易广场和糖酒副食市场吸纳商户近1100家。
据了解,随着华耀城、中亿汽贸城、崇盛国际中心、香樟苑等10个项目的建成或部分投入使用,商贸物流、汽贸汽配、现代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产业迅速“壮大”,点燃了石鼓经济“动车”的新引擎。
在产业项目高歌猛进的同时,基础项目也阔步迈进,塑造了城市“新容颜”。去年,石鼓区强力推进雁栖湖公园、二环路、北三环、长丰大道北延、衡岳大道(蒸湘北路—二环北路)、红湘路延伸、蒸水北堤等基础项目建设。其中雁栖湖公园总投资25亿元,主要为黑臭水体治理、棚户区改造及公园建设,为石鼓区宜居环境再添一道靓丽风景。
改善民生是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石鼓区将安置房建设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在全市率先创新拆建分离的建设模式,安置房建设全面提速。全区已建安置房7417套,杨岭一期50栋、1860套已启动分房,影视中心、胡壁塘等安置房项目已完成或基本完成附属工程建设,即将交房分房,建设速度与质量在全市城区位居前列。
项目攻坚“水紧鱼跳”
——领导挂帅高举高打,“三联协调”聚力成拳,“三个一”倒逼落实
“项目攻坚关键在抓执行、抓推进、抓落实”。石鼓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浪明确指出项目攻坚要害,创新领导挂帅出征、“三联协调”服务机制、“三个一”倒逼落实等举措,项目攻坚每月进行现场验靶,形成“水紧鱼跳”的推进氛围。
挂帅出征,项目攻坚高举高打。石鼓区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唐浩然任政委,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浪任组长的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区的重点工程建设工作。全区所有重点项目均由县级领导挂帅,严格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包到底”的工作机制,全程、全方位为项目建设服务,为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为了让项目建设聚力成拳,石鼓区创新推行“三联协调”服务机制,即领导联点、会议联席、部门联动。每个项目确定了一名区级领导挂帅,挂帅领导定期到联点项目现场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召集相关责任部门召开现场办公会、调度会、联席会议,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限期办结。去年,区委书记唐浩然牵头协调崇盛国际中心项目五星级酒店用地问题,为该项目建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为了推动项目建设“落地有声”,石鼓区实施“三个一”工作倒逼机制,即一月一调度、一月一分析、一月一通报,采取“目标倒逼任务,时间倒逼进度,通报倒逼落实”的方法,对重点项目建设实行动态管理,每月建立台账,及时分析总结和通报全区项目建设情况,确保每个项目月月有变化,月月有进度。同时,落实项目建设与干部绩效考核挂钩制度,建立干部纠错容错机制,及时出台重点项目建设施工现场津贴实施办法,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
通过工作机制创新,石鼓区各级抢抓机遇,大干快上项目的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创新手段、真抓实干的推进力度不断加大,形成了全区围绕项目转,领导盯着项目干的良好氛围。
优化环境提速增效
——项目建设全程服务,重点项目“110”保驾护航,“问题清单”逐一销号
环境代表一个地区形象,是促进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是一个地方加快发展的最大品牌。石鼓区大力实施“环境立区”战略,从转变政府职能入手,努力营造“洼地效应”,使石鼓区成为客商投资的洼地、服务的高地、发展的福地。
优化服务环境。实行项目建设全程服务制,从项目申报到用地报批、要素保障,从征地拆迁到建设施工、验收竣工,全区坚持贴心指导,全程护航,提供一站式服务。
优化施工环境。石鼓区创新设立重点项目“110”服务机构,联合公安分局对扰乱项目建设环境的不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同时,在每一个项目派驻一名派出所工作人员定点值班,形成快速出警、快速化解、快速处置工作格局,助推项目建设。去年,共协调处理阻工20余起,均在当天处置到位,没有一起因阻工闹事影响项目建设的情况出现,得到项目业主和施工单位的一致好评。
同时,石鼓区建立了重点项目建设问题清单制,重点办每月与重点项目业主进行联系或现场核查,汇总全区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通过重点项目调度会将相关问题及时进行交办,明确办结时限,定期督查督办,确保项目建设问题及时解决。一年来,共交办重点项目问题80余件次,下发督办函10余个,及时解决了项目建设中征地拆迁、施工环境、手续办理等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