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青山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健全机制,构建格局,强化功能,围绕“12345”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全力推进街道社区各项工作。
突出一个主体,压实党建责任
突出党工委书记抓党建的主体责任,定期召开党工委会、党政联席会、党建工作专题部署会。建立分级负责责任体系,班子成员联点指导社区党建工作。组织开展社区党组织书记“双述双评”,约谈排名靠后的负责人。党工委书记主动联系软弱涣散党组织,下大力气整治问题。
健全两项制度,夯实党建基础。
一是健全党员教育制度。每月开展党员教育督查,强化党员教育阵地建设,牛角巷社区在全区率先建立网格支部活动室。全面落实“一网一云”工作,强化自主学习。二是健全“三会一课”常态化制度。严格按期组织安排“三会一课”,强化“三会一课”的政治功能。街道班子成员全年到基层党组织讲党课30余次。
树立三大理念,构建“党建+”体系
一是树立“大引领”理念。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依托“三会一课”“一网一云”,教育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加强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集体研究“三重一大”事项。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二是树立“大治理”理念。在党建网格引入城市管理、环境卫生治理、矛盾纠纷排查、安全生产管理等,形成社会治理 “一张网”。在牛角巷社区试点推行社区视频监控平台建设,在街道、社区设立综治中心,实现数字化社会治理新模式。三是树立“大服务”理念。整合辖区各领域党建资源,开展义诊、家电维修、文艺宣传等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在牛角巷社区率先建成社区充电桩,各社区设置微型消防站,建设电动车停放棚,安装晾衣架、休闲桌椅、楼道节能灯等民生服务项目。全面推行“全程代办”“错时工作法”,实行服务承诺制、服务代办制。
注重四个创新,激活党建功能
一是创新党建模式。将党建工作与社区“一居一品”特色品牌有效结合,激活基层党建功能。如船山路社区打造无围墙“养老院”,其“时间银行”被中央电视台及新华社推介。牛角巷社区成功打造全国“书香社区”。西湖二村“圆梦”“微心愿”受居民点赞。二是创新学习方式。推出“1+4”党课模式,增加特色党课、安全党课、廉政党课、“互联网+”党课。通过“远教+进小区”、“互联网+便民服务”和“和美青山”微信公众号等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邀请市委党校、宣传部理教专家、区级联点领导进社区宣讲十九大精神。三是创新工作机制。在社区创新开展党建交叉指导活动,突出问题导向,重点查找“短板”,确保各社区党建工作同步提升。四是创新发展观念。街道党工委与辖区单位党组织、辖区非公企业党组织良性互动。在街道、社区设立“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统战人士的资源优势,共建社情民意沟通平台。
强化五化建设,提升党建合力
一是推进支部设置标准化。结合辖区实际科学设置支部,选优配强社区班子成员,选配年轻干部专职从事党建工作,优先保障社区党建经费。二是推进组织生活正常化。严格“三会一课”制度,全面推行主题党日及“五个日子”制度,开展高质量组织生活会,认真评议党员。全面开展领导干部家访、谈心谈话、党的组织生活会专项检查。三是推进管理服务精细化。党员实行积分管理,每月进行积分申报登记,每季度进行评定公示。强化党员教育培训,组织社区“两委”干部集中培训。严格党员发展程序及党费收缴,大力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四是推进工作制度体系化。建立街道大工委制和社区兼职委员制、实行网格化管理制度、推行“四会四议”工作法、建立社区工作事务准入制等一系列制度,确保权力规范运行,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五是推进阵地建设规范化。社区办公用房建设全面完成,突出党建引领、坚持服务导向、整体资源下沉,设置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先锋家园、调解室、警务室、计划生育服务室、社会工作室、社区办公室、档案室、党代表工作室、慈善物品保管室等“一厅一园八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