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鼓动态 > 图片新闻

石鼓区:科普惠民,亮点纷呈

来源: 石鼓融媒      发布时间:2024-01-03 10:42     

“为企业开发池塘养殖蓝藻防控关键技术并取得重大进展,解决了困扰企业多年的技术难题。”衡阳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教师、石鼓区科技特派员欧泽奎近日告诉记者,这是他2023年服务石鼓区望夫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最大收获,并为自己获评石鼓区首届“最美科技工作者”、入围衡阳市“小荷”科技人才专项计划感到高兴。

科技引领未来,创新成就梦想。2023年,石鼓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断加大科学普及力度,主动服务科技创新,为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宜创宜游“锦绣新石鼓”贡献力量。

2023年,是石鼓科普事业砥砺奋斗的一年,更是颇有收获的一年。这一年,石鼓区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之一的“关注眼健康,科普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受到中国科协表扬,被评为2023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石鼓区科协荣获2023年湖南省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衡阳市第3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组织青少年参加省市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累计获奖70余项,成功创建市级科普教育基地2个,推荐“小荷人才”2名……一个个翔实的数据,“数”说了石鼓区科普事业开拓进取、守正创新的铿锵足迹;“诠”说着石鼓科技工作者忠诚履职、服务大局的铮铮诺言。

精彩!用“最新”的成果引爆创新的“热情”

▲青少年科创作品评审现场。

光影成像仪、智能垃圾桶、防尘黑板刷……一件件科创作品依次排开,“小小科学家”在各自的作品展位前静候专家评委前来打分。这是2023年10月27日,石鼓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科普进校园活动的隆重场面。像这样的科创大赛,石鼓区坚持每年举办一次,旨在激励青少年从小树立科技创新的精神,树牢科技报国的远大理想。

“我们举办比赛,不仅为学生搭建一个点燃科创梦的平台,更是以赛促学,督促学校把科学教育课程落到实处。”石鼓区教育局基础教育股负责人表示,要继续鼓励学校办好科技节,扎实开展好“百名院士进校园,万名科技工作者上讲台”活动,实打实把科学教育抓起来。

“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深度思维与实践探究能力,让学生快乐起来。”衡阳市政协副主席、石鼓区委书记颜和平在《湖南日报》发表题为《做好“加减乘除”法答好“双减”答卷》署名文章,强调要做好教育“加法”。由于该区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青少年科学教育,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着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有力促进了教育均衡化发展。

耕耘才有收获,付出才有回报。2023年,石鼓区选送青少年科创作品参加衡阳市第3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师生累计获奖40项;在第44届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该区华耀小学肖斐元的科创作品《防流水牙刷》荣获二等奖,崔馨月的科学影像作品《口罩解密》荣获三等奖;组队参加衡阳市第八届机器人竞赛,累计获奖31项,获奖人次攀新高;组织参加2023年衡阳市科普短视频作品大赛,人民路小学生制作的《中国天眼的故事》《神奇的“泾渭分明”现象》分别获得二等奖、优秀奖。

首次!把“最美”的荣誉颁给科技工作者

▲石鼓区最美科技工作者颁奖会现场。

近日,衡阳市委人才办、市科技局、市科协发布了5家市级专家工作站认定名单,位于石鼓区黄沙湾街道的衡阳市德丰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榜上有名。

德丰源种业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高层次人才12人(副高级职称以上),是衡阳市蔬菜研究所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平台,先后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7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因科创成果突出,2023年7月,公司获评石鼓区科技工作先进单位,技术人员谭建军获评石鼓区首届“最美科技工作者”。

科技工作者是推动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好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题活动,进一步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强国之举转化为投身科技创新的实际行动,2023年5月至7月,石鼓区举办了首届“最美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工作先进单位”评选活动。

经过行业部门初审推荐、网络投票、公示等环节,最终评选出衡阳市蔬菜研究所科技特派员余席茂等1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和湖南天雁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10个“科技工作先进单位”。此次评选出来的单位和个人涉及工业、农业、工程、科研、教育、卫生等多个领域,绝大多数都在行业领先,具有示范性、代表性,覆盖面广。尤其是“最美科技工作者”中,有不少是长期奋战在基层生产、科研、教育、教学一线的“土专家”“田秀才”。为表彰先进,该区于2023年7月28日举行了简朴而热烈的颁奖会,区委副书记、区长谢海蓉等领导出席颁奖,把“最美”荣誉颁给科技工作者。

“通过这次评选,搭建了紧密联系科技工作者的平台,让科技工作者有了满满的获得感和归属感。”区政府分管科技工作的副区长陈勇军表示,这样的评选活动要经常开展下去,切实激励科技工作者脚踏实地,刻苦钻研,把论文写在田野上。

“我们唯有大胆创新,将科技创新能力作为促进企业转型跨越的核心,才能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永葆活力。”来自振洋汽配的“最美科技工作者”肖泉在颁奖会上的发言,表明了科技工作者服务科技创新的决心和信心。

火爆!将“最炫”的科技展搬到市民身边

▲市民踊跃参观中国流动科技馆。

2023年4月30日,五一假期第二天,在衡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一楼大厅,现场人头攒动,市民朋友被一个个科学实验展品深深吸引,纷纷驻足与展品互动,体验科技带来的无穷快乐,人气超乎预期的火爆。原来,这里正在举办一场惠及市民群众的“科普饕餮盛宴”——“中国流动科技馆”湖南巡展,一场“家门口”科普“炫爆”五一节。

科技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精神,实施科普惠民工程,2023年3月至5月,石鼓区承办了“中国流动科技馆”湖南巡展衡阳市石鼓区站活动。此次巡展设置了运动旋律、数学魅力、声光体验、电磁探秘、汽车制造、科学表演、科普影视7个主题展区近50件展品,历时两个半月之久,吸引了3.2万余人次参展,在石鼓区乃至衡阳市城区掀起了一阵“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时代新风。

“为了方便市民群众参观,我们把巡展场地放到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对外开放时间延长到周末,同时还开设了航模、机器人、无人机、编程等科学实践,供前来参观的中小学生体验。”石鼓区科协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巡展相关情况。由于巡展地点选择恰当,周末对外开放,巡展正式启动后,不仅在工作日依次接待辖区中小学生、机关干部参观,而且周末人气也非常火爆,最多的一天接待市民群众达1600余人次,成为疫情结束后市民争相前来打卡的“网红馆”“加油站”。不少市民家长周末带着孩子前来体验科学实验,感悟科学原理,接受科学启蒙教育。

为丰富巡展活动内容,该区还邀请省科技馆科普小分队在启动仪式上进行科普节目展演,依托流动科技馆举办全区科学教师培训班、中小学生观展征文比赛、“君玲有约、有奖竞答”等主题活动,让流动科技馆在助力教育双减方面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收到了“接长手臂、服务基层”的良好效果。

给力!让“最实”的科普宣传走到群众身边

▲科普活动走进演武坪社区。

“白内障的预防一定要减少紫外线的损伤,并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这一类维生素。”2023年9月8日,石鼓区演武坪社区曾国藩广场热闹非凡,来自石鼓区目明尔来视力康复中心的余医生耐心地向前来咨询的市民宣传爱眼护眼知识,一场以“关注眼健康,科普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正在火热开展。由于该活动组织有力,参与群众多,反响很好,近日受到中国科协表扬,获评2023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

推动科学普及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石鼓区主动作为,勇毅前行,争当先锋。像演武坪社区这样的科普宣传活动,石鼓区在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举办近40场次,主题覆盖禁毒、健康、生态环保、青少年科普、银龄计划、食品安全、普法宣传、科技参观等方面,活动数量位居全市第一。近年来,石鼓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有关规定,在每年9月“全国科普日”期间,都动员辖区有关部门、单位和镇街组织科技志愿者,深入村社区走进群众身边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为丰富活动内容,增强活动效果,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该区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线上+线下”、“亲身体验+上门服务”、发放宣传物资等形式,围绕道路安全知识、科普信息员培训、禁毒、科技参观等主题办好示范活动,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全区48个村社区扎实开展科普日活动,累计动员近100名科技志愿者,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2万余份,惠及群众近8万人次。与此同时,该区还大力实施科学传播能力提升项目,坚持每月开展1场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科普志愿服务活动,评选科普宣传进社区示范活动、科普中国优秀科普传播员等,充分调动村社区工作积极性,着力推动科普宣传走进千家万户,受到群众欢迎。

2023年12月26日,该区全国科普日活动受到湖南省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的表扬。该区科协在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中表现突出,成效显著,获评湖南省2023年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

科学探索永无止境,科学普及永不止步。石鼓区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继续紧密联系服务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宣传活动,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推科技自立自强、服务高质量发展上争创佳绩。(朱福华  周铁军  李玲)

一审:贺思佳

二审:罗杨杨

三审:范李娜

来源:石鼓融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