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杨大姐家的“走地鸡”
来源:石鼓区纪委监委 王谊平
发布时间:2019-09-27
“杨大姐,你啷个在屋里啊,那最好哒,我带区里面扶贫督查组到你屋里养鸡场去看一看啊...好,要得,就来了哈...”角山镇旭东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邹启拿着电话大声说道。“我衡阳话说的不好,讲话声音小了,担心他们会听不清......”打完电话,他又笑着跟我们解释道。邹启是我比较熟悉的一名工作队队长,老家是浏阳的,2017年上半年开始驻村扶贫,虽然衡阳方言还没有完全学会,但是与村民正常交流已经完全没有问题。确定贫困户杨大姐在家后,我们便乘车往她家的养鸡场赶去。
“这次联合督查要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能把时间都花在在村部看台账、看手册上,重点是要进组入户,看看我们驻村帮扶干部和结对帮扶责任人的工作实效,仔细了解下帮扶干部的工作作风!”在车上我再次跟一同督查的区驻村办的小雷和区扶贫办的小欧强调。
“是的,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少数帮扶责任人《扶贫手册》填得好好的,但是真正到贫困户家里的时间并不多,甚至存在“走过场”的现象...”区驻村办的小雷认真说到。正当我们说话间,沿着一段上坡路,杨大姐家的养鸡场出现在眼前。
“邹队长,你们好!又来看我屋咯鸡啊,来,来,进屋坐...”还没到养鸡场,杨大姐隔老远就热情地招呼我们,看得出来她跟驻村工作队很熟悉。杨大姐名叫杨水莲,今年53岁,丈夫因癌症去世多年,家里欠了很多外债,2014年纳入的贫困户,女儿去年大学毕业,现在外面工作,儿子高中毕业后外出打工,都还没有成家,沉重的生活压力和辛苦的劳作让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杨大姐很勤劳,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没有搞养鸡场之前在市里的一家家政公司务工,早出晚归比较辛苦,但收入一般。2019年通过驻村工作队的产业扶贫宣传,开始与村里的另一户贫困户刘太平合伙饲养土鸡,今年以来养鸡场共饲养土鸡近4000只。
“杨大姐,你屋里的土鸡今年卖得可好啊?”我们与杨大姐攀谈起来。
“今年养鸡还可以,价格有20多块一斤,也不愁销路,我屋里前段时间才卖了2000多只,都是鸡贩子收走的!”杨大姐笑眯眯的说。
“那你啷个今年养鸡赚哒钱啊...”邹启队长看到贫困户产业搞得好,心里也很高兴。
“邹队长,我们都是几个熟人,不瞒你讲,上次卖鸡我屋里确实赚了些钱,比打工要强多哒,哈哈哈...搭帮(感谢)你们果些工作队和帮扶干部,关心我们,给我们做工作,送技术,发展产业, 自己养鸡啊......”杨大姐越说越高兴,脱贫致富的喜悦溢于言表。
“你啷个刚讲到工作队和帮扶干部,他们来的多不多?对你啷个屋里有吗帮助吗?”区扶贫办的小欧随即问道。
“来的多,经常来!工作队邹队长隔果久就会来我屋鸡场看,对我们很关心,果甲徕几很不错,很优秀,恰得苦,外地人在我们旭东搞扶贫,天天住在村里,就和我村里人一样,我们都很喜欢他。帮扶干部夏干部也来的多,几乎每个月都会来一次,关心我屋鸡养得吗样,经常问我还有吗个困难,帮我出主意......”说起工作队和帮扶干部,杨大姐也是一脸的笑。
区扶贫联合督察组和工作队的同志一边与杨大姐交谈,一边爬到养鸡场的一个小山坡上,只见坡上光秃秃的,杨大姐介绍说,山坡上和树底下的草都被鸡吃光了,她家的鸡都是放养的,是真正的走地鸡,不吃饲料,专吃谷类、草和虫子,每只鸡平均2斤半左右,鸡肉肉质佳,口感好,价格也相对卖得高一些。今年猪肉价格一路猛涨,鸡肉在市场上的需求大大增加,杨大姐人很勤奋,自家房屋周围又有大片闲置空地和林地。正是基于这样考虑,驻村工作队才因地制宜的引导杨大姐发展产业搞养鸡场,通过自己的劳动脱贫致富。
时间过得很快,边走边看就到了下午六点多钟,到了该与杨大姐道别的时间。离开的时候杨大姐告诉我们,今年养鸡赚的钱可以还掉一些外债,家里的经济压力会减轻很多,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扶贫干部的关心帮助,来年再继续努力,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的......夏末的天气依然闷热,但是大家的兴致都很高,这次扶贫督查收获很多,不但查看了扶贫政策落实情况,了解了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的工作作风,还与走访的贫困户共同分享了产业扶贫脱贫致富的喜悦。杨大姐的笑声一直萦绕在我们耳边,希望每一次走访贫困户都能感受到这种喜悦和满意,使得我们继续坚定信心和决心,齐心协力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