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石鼓区纪委监委 宋美英 发布时间:2019-11-12
文章显示,李凤才、李德龙在该县残联任职领导岗位期间,他俩作为残疾人补助资金发放工作主管部门的直接主管领导,对聘用人员计振上报的资料审核把关不严,监管不力,致使计振利用职务便利冒领、套取资金,并违规为他人办理、发放各项残疾人补助资金,造成国家损失82万余元。为何一名普通的编外人员能屡屡得手?据李凤才说,由于计振工作得力,对其比较信任,当计振“体贴”地提出,逐份签字太费时,不如刻制一枚个人印章由他加盖来得方便,李凤才予以默许。而当李德龙接任后,看到前任如此操作,未加多思考便把私章交由计振保管。而让他俩万万没料到的是,为图这一时方便,给自己种下的却是人生的苦果。
从近些年通报的典型案列看,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因审核把关不严、不认真而受到处分的屡见不鲜。有的是在扶贫资料上审核把关“蜻蜓点水”,导致不符合条件的群众享受了相关补助;有的是在项目建设中审核把关走过场,导致豆腐渣工程时有出现;有的是在社保参保资料审核把关“不在线”,致使国家资金流失……剖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表现上看是工作漂浮、作风不实,究其深层次原因,却是责任心和担当精神的缺失。
众所周知,审核把关的目的在于精准落实政策、制度,严格执行标准,确保公正合理。通过层层审核把关既能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也能从一定程度上防止优亲厚友、虚报冒领等腐败发生。倘若在实际工作中,审核者为了“图省事”、“怕麻烦”而当起“甩手掌柜”,让审核把关流于形式、走过场,那么制度的“刚性约束”就会变成“弹性皮筋”,形成权力“灰色地带”,给谋取不正当利益者钻了空子,必将导致群众利益受损,影响的是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当。如何刹住审核不认真、把关不严格这股“歪风”,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强化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意识和宗旨意识,从思想上强化“任其职、尽其责;在其位,谋其政”,在审核把关上不走过场、不做虚功,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二是要完善权力运行和制约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督促审核把关者在思想上紧张起来、在行动上认真起来、在履责上担当起来;三是要加大对履职不力的查处力度,向不担当不作为亮剑,让庸政懒政无处遁形。正如李凤才、李德龙履职不力被问责,彰显的是从严治党的决心,这也给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再次敲响警钟:任何审核把关,都必须“走心”,不能图省事、怕麻烦,当甩手掌柜,否则,失了职、违了纪,最终必将自尝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