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石鼓纪检监察网 > 学思践悟

带着“生意梦”去做官注定要翻船

来源:石鼓区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1-09-07

822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在剖析重庆巫山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牟国清严重违纪违法案时指出:带着“生意梦”进入检察队伍的牟国清,把过上富人的生活当作人生首要目标,边执法边违法,运用手中的职务犯罪侦查权为亲属的经营活动谋利,为老板在规划审批、工程承揽、案件处理等方面提供帮助,并收受大额财物,从一名在反腐战线工作23年的“老兵”沦为执法违法的腐败分子。

牟国清作为长期在反腐战线工作的“老兵”,竟然沦为执法违法的腐败分子,确实令人大跌眼镜。但仔细想想又不足为奇。因为他从懂事开始就把做生意、赚大钱作为人生目标和追求,他考入检察机关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这个反腐阵地实现自己的“生意梦”。带着“生意梦”去做官,自然会不遗余力去想着如何利用权力发大财,仕途翻船那是必然的。

“生意梦”深植心灵,根深蒂固,导致他长期虽身处检察机关,心里却时刻想着发大财。他不是积极思考如何做到铁肩担道义,向党和人民交上执法满意答卷;而是日思夜想如何利用执法权力挣大钱,让自己“出人头地”,过上灯红酒绿奢侈糜烂的生活。

主动将官场当作生意场,“生意”必定会“风生水起”。很多老板都想结交攀附官员,利用官员手握的权力获取更大利益。为了进入官员的圈子,他们会不惜代价不择手段去围猎。对于主动将做官当作生意经营者,围猎者必定在偷着乐。他们无需挖空心思采取“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拖官员下水,只要抛出足够的诱饵就会让官员乖乖放弃原则,丧失底线,从而与他们形成共同利益体。像牟国清这样时刻不忘“生意梦”的检察官,自然会迅速成为猎取的对象,官员的权力兑换横财的故事便会不断上演。“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牟国清的腐败,就是他从入职开始就带着“生意梦”做官结的果。像牟国清这样将权力视为做生意的工具,这“生意”当然会红红火火。只是这种红红火火的“生意”,都是走在违纪违法道路上,注定纸包不住火。

对于检察官主动念歪经,必定“万事如意”。牟国清在《忏悔书》中如是说:一门心思 “赚大钱、快钱”渴望成为“有钱人”。应该说,牟国清对自己走上违纪违法之路这一原因分析是客观真实的。正是从入职开始念着“赚大钱、快钱”的歪经,导致他资历越长职位越升迁贪婪胃口越大,从收受三、五万元到上百万元;当然伴随的还有日益频繁的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的奢侈糜烂生活。检察机关是查办案件的执法机关,检察官拥有令人仰慕的执法大权。有一些犯案者会千方百计找检察官“关照”,达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目的;有一些心术不正者想利用检察官的人脉资源在其他事情上“帮忙”,获取不当得利。像牟国清这样渴望“赚大钱、快钱”的检察官,一定会成为不少人重点公关对象,因为这些人知道,像牟国清这样的人,只要投其所好,满足他的心愿,就会慷慨帮忙。牟国清这样主动念歪经,唯利是图,正为那些公关者开启了绿灯,找上门来的公关者必定会极力满足其需要,要钱财给钱财,要享受给享受。而作为检察官一旦收受了别人钱财,接受了别人提供的享受,就必须要对这些“生意人”投桃报李,满足他们的需要。这种权力与金钱交换的“生意”游戏,注定会露出庐山真面目。

牟国清“生意梦”不是坏事,但只能适宜生意场的环境;带着“生意梦”去做官,必定会导致风不清气不正,污染政治生态环境。牟国清当初本就是投机者,亦官亦商,做头顶权力桂冠的“有钱人”,从而“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但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仕途彻底翻船,成为腐败官员新成员。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带着“生意梦”去做官注定会成人生败笔。(石鼓区纪委监委  刘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