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市区政协提案

【区农业农村局】关于政协石鼓区五届四次会议第43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石鼓区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4-06-21 08:18     

关于政协石鼓区五届四次会议

第43号提案的答复

石农提办〔2024〕1号(A类)


丁宾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扩大石鼓区乡村经济》的提案收悉,区农业农村局各级领导非常重视,组织相关股室和人员认真查阅资料,调研了解辖区内乡村产业发展现状,现答复如下:

一、石鼓区乡村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是坚持市场导向,基地扩面提升产业示范影响力。坚持以鹏盛农业、蓝美乡侬园、望夫湖等特色企业为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推动全区粮食生产、蔬果种植、水产养殖成氛围、上规模。2023年,全区共完成水稻种植1.97万亩,蔬菜种植1.3万亩,水果种植3800亩,水产养殖5200亩,先后获评湖南省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湖南省蔬菜生产示范区、衡阳市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区。

二是坚持全链打造,设施农业贯通产加销服各环节。石鼓区重点推进蓝美乡侬园、鹏盛农业、兆祥四季果园、望夫湖、植渔汇等设施项目建设,延长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其中望夫湖设施渔业基地养殖面积400亩,已完成外塘场地标准化特种特色养殖塘建设和鱼菌共生3000平方米的连栋温棚,拥有饲料房、检测房等设施设备,并完成企业门头建设和会客楼的建设,各项先进的农业设施也已经配置完成;蓝美乡侬园设施水果基地建成3个高科技农业穹顶大棚育苗科研中心,分别为蓝莓育苗体验中心、嘉宝果馆、苹果馆,用于热带水果南果北种、北果南种、柱式立体栽培和鱼菜共生种植的研发。基地还拥有400亩的蓝莓园、400亩的苹果园,是重要的农文旅融合基地;鹏盛农业设施蔬菜基地建成高标准连栋大棚约12.5万平方米,均引用大棚控温控湿、水肥一体化、滴灌溉等新设备,真正摆脱传统农业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蔬菜产量和效益大幅提升。同时鹏盛农业在二期基地上建设约一个工厂化育秧中心和20000平方米的育秧设施大棚,可满足石鼓和周边育秧(苗)需求;兆祥四季果园桑葚、蓝莓、西瓜、桃形李、阳光玫瑰葡萄、红美人蜜桔分阶段分批上市,串联起春夏秋冬四季;植渔汇全面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循环水高密度水产养殖项目已经投入生产,未来将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

三是坚持联农带农,融合发展助推共同富裕。探索推进设施农业与农户、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等深度融合发展。带动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400余户,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28829元,位居衡阳市五城区第一。带动村集体经济普遍增收,所有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达20万元以上,其中5个达100万元以上、1个突破200万元。

二、存在问题与不足

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一农业生产基地基础设施还有待进一步建设完善,抵御各类天灾能力不强;产业融合发展层次不高,第二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农产品加工深度还有提升的空间。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市有关农业农村发展的会议和文件精神,积极围绕区委区政府打造宜居宜业宜创宜游“锦绣新石鼓”决策部署,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着力提升全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

一是大力发展农村产业。继续指导农户和种粮大户抓好秋收工作,确保粮食“颗粒归仓”;持续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开展疫情排查监测,开展常态化程序化环境大消毒,建立生物安全屏障,集中开展秋季动物免疫。加快推进农产品全产业链打造,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积极在省市各种大中型展销会上推介优质蔬菜、水果等农产品,打造“石鼓一品”农副产品品牌;依托丰富的自然禀赋和农业资源,打造香樟苑、蓝美乡侬园、远翔农庄等一批产学研游一体化农业企业,推进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文化体验、健康养老融合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基础。

二是不断激活农村发展动力。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改革工作。多渠道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延伸现有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的产业链和开发新的多元发展的产业链,深度挖掘村级集体经济项目附加值,加快推进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着力完善产业发展联农带农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不同农业经营主体之间加强联合合作,特别要以产业为纽带,通过土地入股、资金入股、资产入股和技术入股等方式,实现资源要素的共享共通,克服单一主体发展存在的不足,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形成企业和农户在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惠及农民。

感谢您对石鼓区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石鼓区农业农村局

2024年6月21日


责任领导:王金平  承办人:吕国辅

联系电话:8177178

公开情况:公开

抄送:区政协提案委,区政府办建议提案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