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五年(1926)夏,蒋介石电饬湖南省省长何健在衡阳西门外演武厅(即演武坪)始建飞机场,民国二十年(1931)加以重修,重修后湖南航空处在演武厅机场设立衡阳航空站。民国二十一年(1932)上海“一·二八”战事爆发,为支持淞沪抗战,湖南航空处奉令收买机场附近民地,由省政府拨款再次扩修,耗资8828.88元,扩修后的机场长760米,宽500米;其地面建筑有机棚一座,面积400平方米,可容飞机3—4架,汽油库一座及一座用于与飞机通信联络的电台。但因为演武坪临近蒸水,地势低洼,加上四周障碍未除,缺少发展空间,故机场建成后,,并未真正投入使用,仅短期开辟过衡阳至长沙的临时航线。之后,1934年,蒋介石为加紧进行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又电令何健扩建衡阳飞机场,这次机场遂选址在江东岸八甲岭一带。八甲岭机场在衡阳抗战时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曾一度成为美国“飞虎队”的重要前线机场之一,而演武坪机场随后逐渐荒废。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对衡阳实施狂轰滥炸,衡阳古城几成废墟,尤其是1944年6月至8月的衡阳抗日保卫战,是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一场极其悲壮惨烈的守城战,时国民革命军第十军第190师568团据守在演武坪、杜家巷一线阵地,与日寇相持47天之久,最后全体将士壮烈牺牲,衡阳守军虽因弹尽援绝、寡不敌众而致全城沦陷,但他们表现出来的坚强的战斗意志和精神却永留史册。
1949年10月8日,衡阳回到人民的怀抱。全市人民为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衡阳解放,11月7日在演武坪举行了规模宏大的庆祝大会,共搭设5间大台,以作讲演和表演之用,其游艺项目繁多,有话剧、京剧、湘剧、花鼓戏、歌舞、武术以及龙鱼狮灯、花灯,技艺精湛,盛况空前,群众欢欣若狂,共同庆祝新衡阳的诞生。
衡阳解放后,演武坪曾辟为菜圃。因临近蒸水,常遭水灾。1958年,衡阳市人民政府动员广大群众,修建了演武坪防洪大堤,安装排灌排渍设备,以消除水患,使演武坪成为衡阳市著名的蔬菜、渔业基地。1965年至1975年间,在演武坪先后共接待参观考察的中外宾客1300多人次,王震将军、张平化书记、黎原军长等党政军领导也先后来此视察过。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市政府在演武坪陆续兴建住宅,增添市政设施,大厦高楼拔地而起,商店学校鳞次栉比;1992年12月31日,在此建成了西湖公园(为纪念夏明翰烈士,又名明翰公园,并在公园里塑有夏明翰烈士铜像),公园占地375亩,有水上、园林、娱乐等游览区,颇具江南水乡特色,成为衡阳市与岳屏公园、雁峰公园齐名的旅游景点,是市民、旅客休闲、游览、娱乐的最佳场所之一。